就慢慢的被抚平了。
虽然在桓帝灵帝时期,并州丢了一大半,大汉也被鲜卑打得和三孙子一样。
但无论是当初的朝臣,还是后期的袁本初,曹孟德都十分默契的忘记了这个事实。
因为相比较于仇恨,小冰河时期和长久战乱带来的人口短缺需要大量的人口填充,而北疆的异族就是最好的来源。
当然,如果仅仅是将他们迁徙进来,那么这仍然不够。
你把你家里的房间让出来了两三间给了外人,然后让他帮你干活作为房租,这件事情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外人越来越多了,那么这个主客之间是不是就容易出现问题。
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很简单,两个前提。
第一,主人永远要比客人更加的强大。
第二,让客人也变成你的人,成为你的一家人,成为你的晚辈。
这样,这个家还是你的家,而你的力量也就理所当然的变得更大了。
可保证第一点对于当时的大汉来说,并不算是多么的困难,虽然并州收不回来,但是打他们,还是没问题的。
可第二点就面对着问题,也就是汉末儒学如何演变成为了魏晋玄风了。
想要覆灭一个种族,要么将他们的人口覆灭,要么将他们的思想覆灭。
前者看似容易,但是却很容易出现漏网之鱼,这一点大汉打空了许多次自己的国力也没有成功就已经成功的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当地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第二条路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必要的选项。
在异族人中,无论是羌胡,鲜卑,乌桓,匈奴,亦或者是后期的碣族还是其他的什么种族。
他们并没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也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只需要将大汉的文化,输入到异族人那里就足够了。
可这个时候第二个问题出现了。
你把大汉的忠君思想输入过去没问题,那....他们忠得是哪个君?
是曹孟德这个君,还是刘协这个君?
换而言之,南匈奴的前车之间就在这里摆着,他们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对大汉皇室忠心耿耿。
曹孟德也好,亦或者是其他人也好,他们是疯了么要再次造就一个又一个的南匈奴,这是要光复汉室了?
另外,这个思想一致持续下去,曹孟德也好,其他的诸多诸侯也好,他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烟慕 作品《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第161章 思想 风气 国运——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