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亦或者是为了公羊学派,他都找到了一条路,那就是放弃自己的信念,去全力维持君权。
可很明显,就公羊学派那些人吧,别说那个时候他们傲气正盛的时候。
就是到了末期,无论是那清朝中晚期的常州学派,还是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利用“公羊学”的“三世”、“托古改制”等学说,作为其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
他都不是那种能够忍耐的主儿。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主张思想。
那是妥妥的莽夫流。
在汉宣帝的支持之下,谷梁学派看似胜利了,但在汉史之中,那可怜巴巴的寥寥几笔,和动辄上百人的公羊学派弟子。
无不证明着汉宣帝的那点算计让公羊学派的人直接踩在了脚底下,最后还给他啐了一口。
之后在失去了朝廷支持的公羊学派广泛利用在了边疆之地。
汉代的“将门”良家子系统也是证明着这件事情,公羊学派的力量依旧猖狂。
而同样在北疆之地盛行的公羊学派到了中原之地,慢慢的就出现了问题。
这也因为匈奴的内附需要让大汉的国民忘记对他们的喊打喊杀,所以打压极致复仇的公羊学派那自然是不遗余力。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北地因为复仇杀了人,那么只要有人说情,便可以将你保住。
就算是没有人为你说情,你去逃亡,也会有人为你网开一面,当做没看见。
就算是你连跑都不想跑,你被判死的可能性也不大。
可在中原.....当年有个叫做徐庶的,为了逃难脸也不要了,名字也不要了,拖累着好兄弟石韬一块逃窜了出去....
求情?
早就有人等着有人来求情呢,来一个弄一个!
所以在汉末时期你就能够很明显的发现,如果提及了游侠儿,多为北地或者江淮之上,那都和某些势力挂钩了。
早就已经不是当年那惩奸除恶,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存在了。
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之中,董仲舒的流派仍然留存了下来,但是那宣扬复仇论调的公羊学派则是逐渐落寞甚至出现了断档消失。
而这种情况的后果,北疆的异族成为了内迁的主要人口来源之一。
失去了公羊学派的支持,异族和汉人之间的仇恨也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烟慕 作品《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第161章 思想 风气 国运——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