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说着在部队时候的趣事,时间过的很快。
郑冬梅带着三个人办完入职手续,又回到他的办公室。
“经理,都办完了,还有什么吩咐吗?”
“没有了!麻烦郑姐了。”张俊平客气一句,送走郑冬梅。
“走吧!咱们换个地方说话。”张俊平起身带着几个人离开了艺术品公司。
“妈,这是我战友赵建国,家是天津的。
这是我妈,这是我妹妹。”张俊平把赵建国介绍给张母。
“婶子您好!
这个,我过来送弟弟妹妹上班,没想到遇见您,也没准备礼物。
要不,我给您磕一个吧。”赵建国说着就要给张母磕头。
“快起来,快起来!
这孩子真是太实诚了,到婶子这里来,不用带东西,人来了就行。”张母赶紧拉住赵建国。
“妈,晚上我请战友聚会,后院的大包间还有吗?”
“有!最大的那个没定出去。”
“那就安排那个吧!”
张俊平带着赵建国几来到后院的大包间。
“平子,你不是告诉我,你爸妈是养猪的吗?
你知不知道,我刚刚有多尴尬?”一进包间,赵建国一把抓住张俊平的衣领子质问道。
“这个,我爸妈以前确实是养猪的,这不是改革开放了吗?
不能总养猪吧?
就给他们开了这么一个酒楼。”张俊平笑着解释道。
“靠!那你丫的不早说!我空着手过来,多tm尴尬?”赵建国气的骂道。
“没事,习惯了就好!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张俊平笑道。
“你丫的!”赵建国又骂了一句,也不再纠结这个。
“平子,你家怎么能开这么大的酒楼?
个体工商户好像不能超过七个雇工吧?”
“我这酒楼是港商独资的酒楼,所以不受政策限制。”张俊平笑着解释道。
“还能这样玩?”
“怎么不能这样玩了?这叫规则之内,灵活变通。”张俊平笑道。
服务员进来询问要什么茶水。
张俊平征求意见之后,要了龙井。
店里的龙井,也分三六九等,最好的也是明前龙井,只不过不是狮峰龙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