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个人的改革办法,说到底也不过就是这个词语罢了。
开源节流。
但是,他们的区别是,王安石要的是开源,而司马光要的是节流!
他们把这个词语给拆开了。
你如果仔细的去看王安石变法,他的青苗法也好,他的其他诸多举措也好,其实说白了就是要不断的开源,给大宋增加财源。
你看,我只要挣得多了,那么咱们是不是就没问题了?
这就是前几年很多人说过的那句话,这钱啊不是省出来的,是挣出来的。
而为什么司马光会被人们称之为守旧派?
那就是因为他的办法的确是要保守太多太多了。
司马光的办法就是很多老人们说的,你看钱得省着点花啊,你得省钱啊,一个月你存一点,长年累月的坚持下去。
这不就有钱了么?
在这个方面,你非要讨论这个问题谁对谁错了,说实话你这个思想啊,也就是十二岁以内,在大一点也不至于在这里非要较真儿。
哪里有什么对错好坏,因为哪怕他们两个人人脑子斗出来了狗脑子,到最后他们也很在乎对方。
甚至可以说他们挣得并不是对错,而是谁的理念和办法更加的适合这个王朝而已。
至于王安石的激进还是司马光的保守,说到底其实没有关系,因为这些年靠着嘴皮子在股市不断割韭菜的人你不能说他不成功。
同样当年巴菲特提出来的放长线钓大鱼你也不能说它就是错的。
这本就不是一个谁对谁错的问题。
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挣钱罢了,而且他们后期都到了那个地步了,他们都非常的尊重自己的这个对手,也非常的认可对方的品格。
这一点,也无需去怀疑。
毕竟王安石认可司马光的品格能力这不是什么秘密,而司马光在王安石死后的同一年也就很快去世了。
死前唯一留下的话就是为王安石说话。
在双方的斗争之中,两个人也不是那么的下死手,尤其是王安石,对于这一点他还是很宽容的。
要知道苏轼可是司马光阵营之中举足轻重的那个人,在他作死将自己用乌台诗案送到了鬼头刀之下的时候,王安石还是站出来了将他拼死保了下来。
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烟慕 作品《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第170章 北宋的将与相——王安石与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