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你就是用脚丫子看这个名字也知道这不是史书,这是一本给皇帝或者说是给当权者以及朝臣们写出来参考的借鉴资料罢了。
你非要把他说成史书,当然也不是不行啊。
但是他不是正史,不是正史!
行了,说完题外话咱们继续扯他们俩的犊子。
为什么说他们是相爱相杀了一辈子,因为他们真的很有缘分,他们不但是同僚,还是同事。
当年都在翰林院写过文章,一起在群牧司管过农牧,一起在知谏院做过杠...做过言官!!!
当然,也就是因为这知谏院里面当杠精的时候,他们开始从相爱变成了相杀。
从前面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来,他们的品质其实并不差,或者说能够在前期成为朋友也说明他们两个人在很多地方都是共同的。
品质高尚,才华横溢,勤俭节约,不贪财色,同时两个年轻人也都是一心为了家国而想要付出自己的一起。
可同样他们的问题也非常的明显,他们的性格脾气几乎是截然不同。
我们总说王安石与司马光一个代表着改革派,一个代表着保守派,那么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自然而然就是一个天大的恶人了。
而壮志难酬的王安石自然也就是一个正面人物了。
但事实似乎不是这个样子的。
看待他们的变法,除了要看王安石和司马光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北宋中期面临着什么。
他们有什么问题?
很简单,穷啊!
赵大赵二这哥俩给定下的规矩太扯淡了,在上百年的时间流逝之下,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了。
三冗问题已经算是彻底压垮了大宋。
冗官,冗军,冗费,这都不陌生的。
还有每年给辽国和西夏的岁币,也就是大宋当初把福建弄起来了,外加还有点亮了海贸的技能点这些。
否则他们早就垮台了。
中期的老赵家,说实话是真的没辙了。
面对这种局面王安石和司马光并不是一个想要改变,一个不想要改变,也不是所谓的改革进取和保守这么简单。
他们两个各自有各自的改革方案,可以说其实这是两个改革派在斗争的问题。
而在如何解决穷这个问题上,其实老祖宗很快就给了一个很合理的方案,开源节流!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烟慕 作品《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第170章 北宋的将与相——王安石与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