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都不是全对,那宋朝的理学他就能够全对,这不是和恢复两千多年前的儒家一样扯犊子么?
但话又说回来了,理学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
不管理学有多么的让人反感,他都一定会出现在夏国的历史之中,并且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说理学之前,要有两个问题。
其一,适者生存,物竞天择,这两句话是不是适用于人类?
其二,儒家为什么要频繁的更新换代。
这两个问题就是理学的根源。
很多人都讨厌儒家,有人喜欢道家无为,有人喜欢法家严苛,还有喜欢墨家,说那玩意和发明创造有关系,也有说喜欢农家的,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总之就是不能喜欢儒家,这玩意没用,禁锢思想,拖累了我夏国历史的发展。
嗯....不能反驳你们,但,一个包含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那康雍二帝的这么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中。
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一点,这也很奇怪啊。
然后又有人说了,他们不是没发现,他们是没用!
秦始皇和齐儒那相爱相杀的,汉太祖高皇帝在礼法上也颇有地位,武帝就不用说了。
至于后面,那个敢说不知道儒家?
他们为什么不肯将儒家废除,还让儒家带出来一个个名臣名相甚至还有儒将这种说法。
这不是祸害人么?
一个两千多年愣是没能断了传承甚至愈演愈烈的学术,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学术?
我们常说的适者生存,物竞天择,是不是到了儒家这里他就失效了?
如果想要明白这一点,那么就要看第二点了。
道家还是那个道家,法家还是那个法家,为什么传承最为坚挺的儒家却是频繁的去遭遇更新换代之事。
从孔子不敢称儒却设立仁礼,到孟子的民为贵,到荀子的性本恶,法相随,最后到董仲舒的天人合一。
然后数百年之后还要由何晏发起以儒释道的玄风,最后经历宋明理学之中理学和心学的两大分支学术。
最后的最后,在明末还要引领出三大宗师的明末思想大爆发,以及王夫之先生的气宗学派。
儒家的变迁一直在不断的继续,不断的出现。
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先天不足!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烟慕 作品《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第160章 思想 风气 国运——心学和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