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了态度。母亲非常努力的帮郑谦益回忆当初发生了什么,可她本人并不在手术室,无法给出回答,郑谦益就只能去找麻醉师和助产士,这两位都很不好找。
两人都离职了,医院劝退。法律上他们是没有什么连带责任,一切的问题都由主治去承担。但手术他们都参与了,官司都打了,主治也被判刑,两人自己都未必想留在医院,医院也不想留下他们,后者给了一定的赔偿金,前者签下保密协议后消失。
郑谦益先去找母女俩就是知道这两人会消失,也会在医院法务的主持下签署保密协议,自家医院的医生牵扯刑事案件,哪家医院都不会不做防备的。医院里的法务团队更不是傻子,所有的问题他们都会预防,保密协议必然会签署,否则也不可能所有记者都查不到详情,只能根据庭审资料来报道。
有了防备的当事人很不好搞,为了快速推进这个项目,郑谦益开始满世界打电话联系人。联系同为记者的同行们,询问当初跟过这个案件的律师,消息半年的国民记者再度大动干戈,全世界找人,郑记者的影响力持续在线,并没有因为她消失了半年就本人遗忘,反倒是她消失许久才出现,很多人好奇她是不是追了什么大新闻才隐身那么久。
消失的半年没追什么大新闻就在家里当一条大咸鱼的郑谦益现在在追大新闻,根据她最终找来的信息,得出了一个很妙的答案,被判刑的医生自己把孩子打哭的。
能见过的人都见过了,能拿到的资料也都拿到了,郑谦益最后去见的当事人。她不能什么准备都没有就去跟已经坐了大半年牢的人说,我要为你翻案,怎么翻这不还在筹谋么。对方要是听到这个说法,一定会骂她是个坑货的
那么不靠谱的事郑谦益肯定不干,她在专业问题上一向靠谱。靠谱的郑谦益见到了不靠谱的当事人,对方面对这个问题,即茫然又懊恼,还有两分天要亡我的绝望。
“习惯,条件反射,我就是我就我看到了它他我是说,那个孩子,我看到了你明白吗我看见他我就”
就什么就不用再说了,反正都已经发生了,职业习惯带来的悲剧,一切都已经发生,无法挽回。
见面前郑谦益有想过各种答案,就是没想过这么坑的,但没关系,还有的救,“你愿意反口吗”
“啊”
“反口你没有动过那个孩子。”新出现的律师跟还没签约的当事人,初次见面不到半个小时,就让对方改口供,“记住我的话,你没有动过那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