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1月26日,马铮在贝子庙待了一个半月后,终于返回了归绥。
回到归绥后的第二天,马铮给各个军分区司令以及副司令发报,命令他们立即到归绥召开紧急会议。
这次会议虽然参会的人员并不多,但是级别却非常高,能来参会的全都是国民政府任命的少将以上的军官。
而此次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关于组建东北挺进兵团的事情。
按照马铮的规划,将会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组建一支针对关东军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组建完成后将会向东北腹地挺进,成为反攻东北的主力。
新组建的东北兵团计划下辖三个路军,即第一路军、第二路军、第三路军。
每个路军下辖三个师8个旅的正规部队,此外还配备大量的技术兵种,总兵力7万人。
由于众人对于反攻东北的计划都是支持的,所以组建东北挺进兵团的提议很快就审理通过了。
随后,马铮等人又讨论了挺进兵团的人事安排。
经研究决定,马铮担任挺进兵团总司令,方子山和李德林担任副司令,柳治国担任参谋长。
第一路军由欧阳武担任总指挥,部队下辖新九师、新五师以及由北部军分区9旅扩编组而成的铁一师,司令部驻地为霍林郭勒。
第二路军由刘青担任总指挥,乌日其其格和黄勇担任副手,所部下辖暂编第12师、暂编第15师以及由北部军分区10旅扩编而成的铁二师,司令部驻地为多伦。
第三路军由余建指挥,马维阳和上官宁担任副手,所部下辖暂编第21师,以骑兵旅扩编而成的铁三师以及女兵旅为骨干扩编而成的铁四师。
此外,每个路军还下辖了一个炮团、一个火力支援团、一个骑兵团、一个警卫团外加一支特战队。
除了这些部队外,马铮还将位于棒槌山的部队整编成了3个师,由方子山和牛勇、李虎指挥,凤凰山的部队整编成了4个师,由李德明指挥,他们这些部队将在东北腹地活动,配合主力部队反攻东北。
部队的人事任命下达之后,东北兵团算是正是组建了起来。
马铮要求各部队在12月月底前,抵达预定的位置,然后整合战力,准备向东北挺进。
马铮也不担心现在大规模的调动兵力引起日军的注意,毕竟现在已经是1942年年底了,日军在太平洋上的优势已经被美国抵消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