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依照主公的命令前往洛阳报捷,不过二十余天,很是顺利的抵达了……”
能不顺利吗?不说秦枪去的时候有着五十名骑兵,寻常土匪是不是能受得住,就说那一身的盔甲,只要不是傻的都知道这是官府的人,若是动了,那不是麻烦大了?
抢谁都好过抢官府啊!
朝廷虽然已有大厦将倾的态势,但官府的威严已经深入人心,哪怕是落草为寇之后也是这样。
到了洛阳,虽然是报捷,但地位太低,朝中这会儿斗得正狠,所以都没有理会秦枪,只是把他们暂时安置到了驿馆。然后便成了透明人,没人招呼,也没人通知他们何时会被接见。
如此,秦枪只好先去拜见公孙延。(或许有的人觉得拜访他人是完全的可以,但是实际上是不行的,会有内外勾结的嫌疑。)
秦枪自然也是知道的,但是这不是没办法了吗!况且他去的时候也是悄悄去的,没人知道。
只是没过两天,也就是小朝会过后,秦枪等人便被抓捕下狱了。至于报捷的事情,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没有任何人提及。
同样的,也没有任何人理会他们,就和之前在驿馆一样,不同的就是换了个地方,没了自由,吃的差了许多。
初始,秦枪还想着是不是搞错了,想要联系公孙延,奈何,没人理他。
数月过去,秦枪本来以为自己等人就得老死狱中了,但没想到又突然被放了出来。等见了公孙延之后才知道是着了张让的道了,也知道了鲜卑大举南下,朝廷即将出兵北上,他们是其中一员。
这还是公孙延以自己随军北上才换来的。而且,似乎还有其他什么人被张让抓住才同意的。
至于具体是谁,秦枪就不知道了,公孙延或许知道,但是并未告诉他。
之后到了雁门,不知为何一开始并未与已经占领了大半的雁门郡的鲜卑接战。而大战开启之后不久,公孙延就找到秦枪,将一封书信交给了他,然后告诉他择机离开。秦枪倒是有心不同意,奈何在张奂手下不是他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公孙延被调到其他地方,与他无有统属关系。
几场大战下来,秦枪偶尔还能看到公孙延,倒是放下心来,只是以为是有什么东西需要交代公孙度。
可事情往往就是这么的出人意料,当秦枪放下心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一场奇袭,令得鲜卑不得不退回草原的同时,也留下了公孙延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