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战斗部之中具备实战意义的。
不过这件事情暂时不着急,可以慢慢研究。真正重要的是另一件事情。
此刻通过几十次核试验,十次核爆,李青松已经掌握了相当的核物理知识。
那么核裂变电站可以上马了。
深空号飞船之中没有有关核电站的知识。毕竟当初人类文明没指望让李青松在洛神星上造出核电站来。
但没关系,此刻掌握了全科学知识,又掌握了足够核物理知识的李青松可以自己设计一套出来。
“核电站的基本原理仍旧是烧开水,通过蒸汽推动发电机运转,这一点其实和火电站没有差别。
唯一的差别就是烧水的材料从甲烷和氧气,变成了铀235而已。”
李青松暗暗的思考着:“这样的话,关键点就在于对裂变材料裂变速率的控制了。
裂变速率的关键点在于中子,只要能减慢中子的速度,裂变速率就会降低。唔,我大概有点印象,好像是叫什么慢化剂。”
结合现有知识一思考,李青松立刻便想起了一种现阶段较为合适的材料。
用于控制核裂变速率的中子慢化剂,听起来高大上,但李青松找到的合适材料,其实不过是水而已。
最普通的水,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克隆体们每天都要喝的那种水。
它就可以拿来做慢化剂。
性能当然不怎么高,不过现阶段够用了。未来等科技提高了,再找更合适的慢化剂就是。
有了慢化剂,别的就只是技术上的障碍,研究一段时间就能搞定。
于是,一座核电站的建造图纸很快完成,并快速进入到了建造阶段。
于是,后续浓缩铀工厂生产的铀,便不再是武器级的95%以上,而控制在了3%左右,且被制造成了一根根的棒子。
这些燃料棒便被插在了堆芯之中,浸泡在了水中。由此,铀元素裂变速率一旦过低,导致无法产生足够的热量,李青松便会通过释放额外的中子来增加它们的反应速率。
一旦反应速率过快,便会停止释放中子,裂变反应产生的中子也会被水减缓,导致反应速率降低。
控制在合适的反应速率之后,由核裂变产生的热量会被转移到水上,将水烧开,推动发电机运转。
于是一个可控的核裂变反应堆便建成了。
这一座核电站的装机容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彩虹之门 作品《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第八十三章 发电站也能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