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松小心翼翼的将它放置到飞船之中,一直运输到了距离洛神星几十万公里远的地方才停下。
太空之中虽然没有冲击波,核弹威力有限。但核弹这玩意儿一旦引爆,却会爆发极为强烈的电磁脉冲,一个弄不好,自己洛神星上的工厂和基地得瘫痪一半,李青松不得不慎重一些。
在这距离几十万公里远的地方,李青松布置下了大量的探测设备,在做好了高温、辐射与电磁脉冲的情况之下,全力以赴的观察着那颗核弹所在的方向。
一切准备完毕,李青松果断下达了起爆指令。
下一刻,浩瀚无垠,漆黑深邃的太空之中便爆发出了一个极为明亮的光点,就算在洛神星上都能用肉眼看到。
距离较近的克隆体看起来,更像是那里凭空出现了一颗太阳。
隐藏在物质深处的能量,在这一次不受控制的核反应之中被解放了出来,于是几乎无穷无尽的热量和能量便向着四周猛然爆发。
但这爆炸来得快,去得也快。
仅仅几秒钟时间而已,那里便再度恢复成一片漆黑,完全看不到任何东西了。
就这几秒钟的时间而已,李青松便收集到了高达几tb的数据。
将其传送回来后,看着这些数据,李青松心中满是感慨。
“这么多年了,我总算是第一次利用其余类型的能源了”
一次引爆是不够的。基于此刻这些数据,李青松再度对后续的原子弹结构进行了调整,并总结出了许多以前人类世界之中存在,但自己并未掌握的,有关核物理的知识。
在原子弹一次又一次的爆炸之中,它的体积越来越小,质量越来越低,但爆炸的威力却在一次又一次的增加之中。
在引发链式反应的过程之中,如何确保更多的铀235参与到裂变之中,而不是还未参与便被炸开,这也是一门学问,一门需要对核物理具备深刻了解才能掌握的学问。
李青松引爆的第一颗原子弹,换算成tnt炸药当量计算的话,大约只有8000吨tnt。
但此刻,李青松引爆的第十颗原子弹,当量便迅速攀升到了10万吨tnt。
到了这一步,李青松便不再进行原子弹当量提升的研究,转而开始研究如何令它小型化。
如果自己能做到令一颗核弹仅有几百kg,甚至100kg的质量,哪怕它的当量会降低到仅有一千吨tnt,都是可以装在星际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彩虹之门 作品《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第八十三章 发电站也能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