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周进还有忠顺亲王告示作为背书:先击败清军者,方可为天下共主。
如今,豫省巡抚徐仲华、汉中副总兵曹化蛟、晋阳副总兵左光先等地方实力派,都承认忠顺亲王的这封告示,借此摆脱金陵扬光小朝廷对他们的直接管辖,金陵扬光小朝廷对此也无可奈何。
真要把他们逼急了,这些地方实力派转而投靠清军或者大顺军,不是更麻烦了吗?
对于周进的这个请求,金陵扬光小朝廷是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更不用说,他们还能借此机会,收回一个顺天府,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新任顺天府尹的人选,金陵扬光小朝廷也不敢自专,得不到松江侯周进大人认可的顺天府尹,恐怕连北平都进入不了,即便他进入了北平,也不敢轻易离开啊。
更不用说,在许多问题上,还需要双方精诚合作,共同配合啊。
最终,金陵扬光小朝廷根据松江侯周进的提议,任命忠靖侯史鼎的侄子、原任广陵通判史道邻,署理顺天府尹一职。
周进则率领齐鲁军近卫旅,移驻保州府城,这也是北直隶行省总督衙门所在地。
为了保证史道邻在北平城内有一定的权威,不至于成为一个人人可欺的光杆司令,忠靖侯史鼎从长江水师主力中,抽调了一千人马,又从广陵府临时征调了三千壮丁,合计约有四千人,从松江侯府势力范围内借道,前往北平,帮助史道邻稳住顺天府的形势。
史鼎又从侯府中,选派了一批家族子侄、心腹幕僚、得意门生,前往顺天府,给史道邻出谋划策,或者充任顺天府境内各级官府、衙门的官吏,以便将顺天府切实归入金陵扬光小朝廷的治理之下。
但即便这样,史道邻的人手还是非常紧缺。要知道,顺天府下设二十四个州县,即便每个州县派出一百人,那也得去掉了二千四百人,根本就不够用。
史道邻当然也不可能像这般撒胡椒面。他将这四千人马,分别驻扎在北平、通州二地,其它地方,都只派了文官前去接任,依靠当地士绅维持统治。
纵使如此,史道邻也须得仰仗松江侯府一系支持和保护,方能在顺天府立足。
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史道邻没有追究周益等人投靠大顺的罪行,而是将他们择优留用,充实自己的权柄。
周益署理顺天府通判,实际上分管与松江侯府一系的交涉事宜。这也是史道邻为自己上的一道保险,万一大顺军或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