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成功,夏原吉等人还是抱着怀疑态度的。
尽管当下的蒸汽机已经能稳定对矿井抽水,但这和催动承载数千数万斤的重物来说,实在有些超乎他们的想象了。
“当下朝廷每年回收的宝钞数量是多少?”
朱高煦走到了大树营镇的边缘,而他的前方已经出现了由西厂力士护卫的马车。
他一边走上马车,一边询问夏原吉,夏原吉也交代道:“破损更换的数量在五六十万贯上下浮动。”
“按照这样的情况,钞价应该每隔十年会回升一些。”
“不过我不明白,殿下您为何要回收宝钞,不如不管它,为朝廷节省一笔开支。”
夏原吉这么说并没有问题,在他看来无法挽回的事情就没有必要继续挽回了,宝钞便是如此。
尽管经过朱高煦的提醒,洪武二十七年以后大明便没有大肆发行过宝钞,但市面流通的宝钞数量依旧很多。
洪武之治的成功,实际上有宝钞的很大一部分功劳。
尽管它的作用是收割百姓,但这么多年过去,百姓早已恢复了过来。
现在他们只需要慢慢的等待,等着宝钞报废,那大明就立马减少了一个经济问题。
不过对此,朱高煦却在上车后摇头,对上车的夏原吉和亦失哈说道:
“朝廷日后很有可能还要走纸币的道路,如果现在就用宝钞破坏了朝廷的信誉,那日后想要发行纸币就困难多了。”
朱高煦擦不了老朱留下的这个屁股,但起码他不能像历史上的朱允炆、朱棣和朱瞻基、朱祁镇一样,把这个屁股越做越大。
“当下先表出态度,然后慢慢等待时间推移,等着宝钞消失,那才能将影响降低到最低。”
朱高煦说着他的想法,夏原吉这才明白朱高煦同意用旧宝钞换新钱的原因。
大明虽然发行了上亿贯的宝钞,但其中大部分宝钞都因为窖藏还埋藏的缘故破损的难以辨认。
正因如此,户部每年以旧换新的宝钞数量才会那么少。
在朱高煦看来,老朱发行的那么多宝钞,现在还在流通的,估计连一半都没有了。
只要他不发宝钞,那再过二三十年,老朱留下的宝钞还能有三成就不错了。
因此对于宝钞的问题,他虽然比较上心,但却很少担心。
“新钱的发放,主要还是得靠发给工人和军人,这才能让货币流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