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消化了这批假钱,即便它们还会出现在市面上,但数量肯定没办法和现在相比了。”
“那得到什么时候去”夏原吉摇摇头,他可是知道铸币场情况的。
由于用料十足,铸币场每年如果铸造五百万贯,那基本只能从中获利二十五万贯。
如果户部收上来了太多的假钱,那甚至要倒赔十几万乃至几十万贯。
“不用纠结这个问题。”朱高煦安慰起夏原吉,同时笑道:
“朝廷每年开采那么多白银铜锭,你可别告诉我你没看经济类的那些书籍。”
“自然是看了的,其中许多观念新颖,但都有一定道理。”夏原吉连忙解释,同时也继续道:
“按照您所写的意思,如果人口不断增长,那只要控制好通货膨胀的速度,便不存在通货膨胀这回事情,对吗?”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回去我再与你说,不然你我恐怕要在这里聊上一天了。”朱高煦笑着避开了这个问题。
他并非研究经济的专业,因此对于大明的经济问题,他也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
正因如此,新政推行的速度才会那么慢,十年过去了都没有覆盖大明一半人口。
之所以那么慢,就是因为朱高煦是走一步看一步,没办法做到高瞻远瞩的经济政策。
大明现在的情况,不怕步子太小慢慢来,就怕步子太大扯到蛋。
“依你看,大明当下有多少流动的货币?”
朱高煦询问夏原吉,夏原吉闻言沉吟片刻,而后才开口道:“算上铜钱、白银和黄金,大概是十三亿到二十亿贯。”
“好。”朱高煦颔首道:“按照你的说法,大明每年从海外获取的金银铜锭经过铸币发放到市场,代表大明每年的货币增长不过千分之四左右,偶尔还会跌到千分之三。”
“这样的情况下,金属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货膨胀在当下基本不可能,唯一有可能遇到的通货膨胀问题,只有天灾而产生的运输困难,地区物价飞涨。”
“这个问题,依靠当下的条件是解决不了的,只有等待太学研究的蒸汽机出现,才能慢慢解决这个问题。”
夏原吉和黄福几人都是朱高煦提拔起来的中流砥柱,因此太学的许多事情他们也都了解一些。
关于蒸汽机的事情,他们自然清楚,也知道蒸汽机一旦出现,那将给大明带来什么变化。
不过对于蒸汽机到底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