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往后翻阅看出大概。
朱高煦所置办的官学、太学教材都是以文字配合插画而刊印的教材。
这种教材学习起来十分方便,并且白话的内容也方便学子自学。
当一天的课程结束,朱高煦看着那群没有离开教室,而是自己翻着书自习的学子们,他不由咋舌:“果然学霸就是学霸,哪怕是古代学霸也比我这种学普要强得多。”
“中学三年的教材,恐怕不到一年就能被他们吃透了。”
“不过这样也好,省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就是总感觉有种挫败感”
摸着光溜溜的下巴,朱高煦拿着教材就走出了教学楼。
许多乙等成绩毕业的学子早早在外等候,他们的开学时间比甲等学子要晚,甲等学子除了正月和二月外,几乎全年无休。
乙等学子不同,他们开学时间比甲等学子晚三个月,直到八月中旬才会开学。
他们不敢打扰朱高煦,只是隔着远远地仰望他,直到朱高煦坐上马车离开,他们才会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
时间很快过去,翌日朱高煦继续教学,不过这次他要教的不是昨日的物理,而是地理与生物。
朱高煦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足够撑起一本教材,但他所掌握的生物知识不足够,因此他将两门学科放到了一起。
相较于物理,地理与生物的内容如故事书一般。
从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再到地球如何诞生生命,这一天的内容对于学子们来说,冲击力比物理更直观。
古人很早就在浑天仪图注中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但当朱高煦将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与太阳、月亮的关系相继说出后,学子们的世界观还是受到了冲击。
尤其是当朱高煦说出人是从单细胞逐渐演变而来时,这更是让认为女娲造人的学子们感受到了世界观的崩塌。
好在他们对朱高煦无条件的信任,对于他所讲述的知识也会在记载过后提问。
这些问题,朱高煦都会很好的解答,而且比起那些传说,这些解答无疑更具代表性。
为了让学子们相信,朱高煦甚至拿出了他命人制作的简易显微镜。
尽管达不到近代与后世那种百万分之一毫米的观察,但粗制的简易显微镜还是让学子们看到了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
朱高煦不清楚这台显微镜能观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