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的时候,他也根据孟章的话观察起了这个被称为奥里迷地面的地方。
这个奥里迷地面,如果朱高煦没有记错,那应该位于后世同江市附近。
这地方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继续顺江而下便会看到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处。
想到这里,朱高煦往四周看了看。
六百多年前的三江平原,环境远比开发北大荒时恶劣。
一眼看去,松花江两岸不是针阔混交的山林,就是沼泽化的平原,便是想停船找个可以落下的地方都难以寻到。
朱高煦回头看了一眼一个长相与汉人有些差异的渤海军士兵,开口用海西女真语对他交流道:“这地方,有人耕种粮食吗?”
“回殿下,这块地方到处都是沼泽,猛兽蛇虫出没,没有人会愿意生活在这种地方,哪怕是兀狄哈的野人们,也会找靠近山的地方居住耕种。”
冲积平原在工业时代是好地方,但在古代却不是。
能够被冲击出平原的地方,本身就是地势比较低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如果没有合理的水利设施,那很容易被泛滥的江水淹没耕田,所以但凡可以耕种的地方,基本都是在靠山,地势比较高的地方。
只是朱高煦一眼望去,很少能看到鼓起来的小山包,这也说明这块地方的居民确实很少。
朱高煦知道这地方拥有最肥沃的黑土地,但就眼下的情况来说,把人拉到这地方开荒,简直和杀人没区别。
想要开发这里,他就也得像野人们一样,从地势高的地方往下修建水利设施,继而开垦荒地。
朱高煦询问过手下的女真士兵,那忽喇温城的位置,差不多就是后世的哈巴罗夫斯克,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
那忽喇温城,就修建在乌苏里江右岸的图勒密山下,和后世的哈巴罗夫斯克位置差不多。
算算距离,自己还得走四百里水路才行。
这么想着,朱高煦转身走向了战船的船室,准备好好休息休息。
四百里水路虽然不长,但由于渤海军要停船修建水驿的材料,因此起码还需要五六天才能抵达忽喇温城。
之所以这么慢吞吞的赶路,是因为朱高煦也不想和阿台外兰交手,他更倾向于驱赶走阿台外兰,直接霸占忽喇温城和城外的田地。
慢吞吞的走,就是为了给阿台外兰一个逃跑的时间。
在他这么想的时候,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