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过了进卷这一关,说明他们也不是全靠人际交往能力。推荐人堂堂正四品以上,总不能胡乱推荐亲信之人在皇帝面前打自己的脸。
而策试,直接便是如今大明最重要的二十四个重臣一起考。能过这一关,哪怕最后一关过不了,那也将是得到至少数个参策的欣赏,将来官运亨通不在话下。
最后一关御试,既答策题,又要奏对。摘魁封伯倒在其次,天子青眼有加是一定的,将来文者宰辅、武者进侯封公世袭都只待再立新功。
“青云之梯!”参政看到的却是机会。
两人都不具备应试资格了,但却有推荐资格。
他们互相看了一眼,随后目光都亮了亮,并且多了一些感慨。
“新法推行,知县以下若想登上这青云之梯,今年岂敢怠慢?”参政啧啧有声,“效死命的时候到了!”
推行新法的责任首先压在各省大员的头上,而地方府县,如果没有进取之心,那么敷衍从事、尽量少得罪人是一定的。
但是先得到正四品大员的青睐,再得到参策的青睐,甚至可能一飞冲天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诸省大员手里又有了一个新的工具:好不好好干?不推荐你哦!
如果把今年新法推行政绩和陛下关心的实事落实情况作为抓手,那么推荐上去的人哪怕过不了第一关,那也有功!
“妙啊。”左布政使突然思路打开,心情舒畅。
自己能推荐的两人,一个作为种子选手,一个奖励有功的官员,这个原则要统一!
山东正四品以上的人,很容易就数出来。加在一起,足足能推荐多少个名额?
他笑裂了:“督台必定再召省务会议,不急,通盘计议!”
他不急,报纸没避着谁。
历经半年,那新式印刷机正渐渐造办,明报已经越印越好,越印越多,做手抄营生的人感到生意渐渐艰难。
但只经过五天就运到山东的明报已经让山东官场和民间炸开了锅。
一方面是那殿试策题之难,是直接讨论钱法带来的诸多议论,一方面是新科进士们的荣耀,尤其是对状元唐顺之、榜眼唐枢、探花王慎中的议论。
“若是往年,只怕状元郎是这王慎中!看看这文采!”
“也只因为文采,才取了探花郎吧?一甲前三,总要有个文采好一点的。”
“此言差矣!兄台当真以为这状元郎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