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那样只设一个都护府牟利,而是要真正在那边推行大明文教。
这也好理解,毕竟相隔实在太远。
既然要达到这种目的,那么日本的将来在大明皇帝眼里只怕仅有一种选择了:以大明代之,正式册立新主。
那是真正的一国之主!
包括严嵩在内,没有一个人认为那是可以染指的。
所以,会是哪位皇子?
宗室制度本就已经再改,藩王居于京。
但不久之后,又将有新的做法,藩王可封于域外之地,有实土,有兵有民?
皇长子越王已经十三岁,这一天,只怕不会太远了。
所以,怪不得皇帝并不那么敏感于东宫开府建衙。
因为将来,不管是哪位皇子,都有可能得到一些人的支持。因为是留在大明,还是随着某些皇子去域外立足,文臣武将们的选择更多了。
或者说,几乎都可以看皇帝点选那些人。
一旦被选中,那么去了之后,既仍旧是大明臣子,在那自成一统的域外新国,也必定是就藩皇子们倚重的文武重臣,在那里位高权重。
甚至同样只是家中后辈、分支前去辅佐,一举两得。
嘉靖十三年,大明皇帝陛下对于未来大明的想法终于显露更多。
内部,新法诸策基本已经全面铺开,后面只是继续推行好、见到实效。军改之后,恐怕就真是国富兵强的局面了。
外部,俺答远遁漠北,经略西面意图再起。
南洋设了都护府,葡萄牙万里来降,海贸之利成为大明君臣新的期待。
外滇暂止兵戈,但缅族、孟族、掸族的矛盾仍然在。
交趾南北黎、莫两朝并立,宣交使馆仍旧依托海贸行在挑动纷争,夏言很清楚皇帝的最终目的是那里成为实土。
辽东三个边市,朵颜三部、女真都在大明要开发东北的战略中有新的用处和引导。
而朝鲜,大明在等着他们王储之争的白热化。
日本,又开始了谋划。
这一些,是身居高位的重臣们开始为自己、为家族子嗣谋划未来的依据。
但对年轻一代来说,他们还只是准备着踏入自己人生的新阶段。
明年二月,又是会试。
已经成为江宁省一部分的徽州,二十二岁的胡宗宪准备启程。
因为乡试年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