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鳔”或者说“鱼泡”这个器官结构,可以通过充放气体,充放海水来控制它的体积,来让自己获得不同的浮力。
也就是潜水艇的基本原理。
只要鱼鳔周围的肌肉足够强,能够抵抗住海水压力,理论上,潜到最深处也没问题。
但是,对于这个异世界的生物来说,它们有更简单轻松的方法来让自己上浮。
直接控制水元素,搭上“上升海流”,直接就可以上浮。
完全不需要靠这种鱼鳔式的器官来进行上浮。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异世界的海洋生物,都是“深海物种”。
前世深海鱼,尤其是软骨鱼之中,绝大部分都没有这样的气动结构。
不过,它们走了另外一种方式。
以软骨鱼典型的鲨鱼为例,鲨鱼能够以肝脏中的鲨烯,一种密度略低于水的油脂,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自身和水的相对密度,借助不断运动的躯体,让自己在不同水深停留。
而这些海洋种族,在平常的情况下,身体密度要高于海水,在不运动的情况下,身体会自然下沉。
相对来说,地行这种通过电解制造气体的手段,接近于硬骨鱼常用的鱼鳔,他只需要控制收缩放松气囊壁的肌肉,就可以达成鱼鳔式密度调节和浮力控制。
同时,因为地行能够制造“重水”比起一般的水都要沉重的液体,也可以做到如软骨鱼一般的密度和浮力。
地行反复地尝试了这几种不同的方式。
对于能够利用水元素和生物电的雷潮龙来说,它们那沉重身体能够兼并充气鱼鳔和水元素动力两种手段,来实现沉浮。
而对于无法使用水元素的棘掠龙来说,鱼鳔鱼泡就是它们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密度调节方式。
而且,体内的空腔也是良好的发声器官,比起在空气中活动时,更能够发挥它们的性能,也给它们的次声波发射提供了良好的放大室。
不过,比起这些......
随着他以体内气囊为反应腔室,制取氢气和重水,地行发现了一个问题。
毕竟,碳基生物常规的各种呼吸代谢,离子反应,都和水相关。
而随着他体内重水逐渐替换常规轻水,细胞分裂的速度,在不断减慢。
在粗略估计接近90%、接近95%的时候,他的一部分器官的细胞分裂,停止了。
对于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