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果,才过了几天,自己把背帆往翅膀方向演化的时候,就出了问题。
问题出在哪呢?
背帆的骨骼数量似乎太多了一点。
按照之前观察的结果,用鱼鳍或者背帆演化翼手、附肢的过程,地行总结为四个关键步骤。
首先第一步,是从脊椎上生长出来能够支撑背帆皮膜的长骨,会分节,形成关节结构。
然后第二步,这一排骨头,会分成两排,而肩胛骨、锁骨甚至肋骨,都会形成凸起或部分愈合的骨板,就像胸骨那样,形成能够附着更多肌肉的结构。
第三步,骨骼“断开”,分节,形成关节结构,变成类似手臂附肢的可活动结构。
第四步,以这个结构为基础,末端位置分叉成骨,继续变长,主干附着大量肌肉,叉间皮膜肌肉等血肉结构形成。
而地行第一步没啥问题,但后续都出了问题。
因为腰部因为需要向信息处理中心+感官集中地的头部供给能量,所以,心脏和肺这些供给能量相关的器官,靠近头部是效率最高的选择。
但是因为前部空间有限,一些对效率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内脏器官,都会转向后方。
是容纳内脏空间的需求,也方便了后肢前后移动,也是因为节约了制造骨骼需要的事物资源,很多生物的腰腹部肋骨,都会消失。
而鸟类、恐龙们也同样都是如此。
但是,仔细想想,这好像也不是问题,鳞翅龙、还有翼飞龙之中演化出多对翅翼的飞龙,腰腹部,生出了肋骨。
它们的背帆背鳍结构演化的肢体骨,会分成四份或六份,成对形成翅翼。
不过,地行也没说他是这里出了问题。
他腰腹位置的背部,的确形成了一对翅膀。
地行有些不太熟练,但又本能一般地活动起了腰腹位置的肌肉。
他能够感觉到,在他腰腹部的位置,出现了类似扩大化的锁骨、肩胛骨和肋骨愈合同样的奇异骨板。
在那里,有着大片大片的肌肉附着。
问题不在这,而在于他的前半截背帆,似乎因为背帆长骨过多的原因,以他的脊椎为基点,剩下的那些背帆骨缩短,之间的皮膜消失,形成了一排尖刺。
有一只翼飞龙的脊椎上,也是形成了一排尖刺,他当时还在想与剑龙、基龙、棘龙、结节龙类似的、会不会影响繁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