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曾慧娴转过头来,看了看他,微笑着说,“嗯,也许这个词语太沉重了些,也太空了些。好吧,那这样,我换个问题。
小吴,毕业后你想做什么?”
这次吴楚之没有考虑什么,快速回答着,“我想创业,而我家里则想让我就业。
他们打算安排我进一家国有企业,让我老老实实的上班。”
曾慧娴沉吟片刻,“创业和就业,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确实是个让人难以抉择。不过,小吴,从你话语里,其实你已经有了决断。”
吴楚之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教授,我确实已经决定了,毕业后或者大四下期就开始创业。”
这还不是万众创业的年代,自主创业的想法,虽说不像前些年那般算是离经叛道,却也不是一个可以被世人悦纳的选择。
大学生创业这个问题在世纪之初的时候,其实非常的敏感。
在那时绝大多数人来看,大学毕业,找个好单位就业,才是一个好孩子的选择。
而在学校看来,虽说不反对,但也不支持。
毕竟,在就业率统计上面,搞不好是不算的。
曾慧娴还没有说什么,一边的叶小米却急了,“吴楚之,创业可不是想想就能完成的。
别看那些商人们确实过着优渥富裕的生活,可你只看见他们人前光鲜的一面,但他们背后受的苦和承受的压力,可比你想象的大多了。
你还年轻,没有社会经验,这样盲目的臆想,太不现实了!”
说罢,可能觉得自己把话说得太过了些,她咬了咬嘴唇,柔声说道,“小吴,创业问题是学姐的硕士论文,这方面我做过很详尽的调研。
创业者要具备思考力、销售能力、经营能力、领导力,这些综合能力的形成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有的。
不要以为办公场地一租,买一张老板桌子,坐在后面就可以当好老板。
年轻人创业失败率之高,独自创业三年内的阵亡率超过92%,不要惊讶于这个数据,这是统计的权威数据。
而且,实际数据,比这个还要高。根据我们自己学校的样本,我校学生创业三年存活率,不足5%。”
叶小米列数据来摆事实讲道理,期望打消吴楚之创业的念头。
在她看来,创业充满了不确定性。
写论文时,她跟踪收集了不少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