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稷下学宫的宫门内。
一块黑色的碑石上突然被一道白光照亮。
原本来来往往的学子们,立即就停了下来,一个个都看向了碑石。
“夫子有训示了!”
“快看!”
学子们看了过去。
只见碑石上,显现出一行行大字。
“七日后,学宫举行特招典仪,邀天下学子共观,有合如下四点之一者,可参加考核。”
“一、国士榜上有名者,不论是否进士,皆可考。”
“二、三境以上者,不论是儒,是道,是法,是阴阳者,皆可考。”
“三、今届乡试头甲者,不论出身,不论门弟,皆可考。”
“四、皇室宗亲者,皆可考。”
一瞬间,学子们明白了过来。
夫子这是要公开举行一次特招典仪了。
“听说淮安县今届的头甲江鱼儿,蒙陛下御笔亲点为国士,此时正欲申请进入稷下学宫求学呢?”
“我也听说了,我还读了他的那两首诗词,都是上上的佳作。”
“据说他的这篇治河论才是真正的厉害,可惜,未曾亲眼见到……”
“夫子这次举行特招典仪,不会是为了他吧?”
“你说呢?”
众人议论纷纷。
在这种时候,夫子突然要开特招典仪,其实,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自然是为了那淮安县的江鱼儿。
能让夫子为一人开考?
这江鱼儿,究竟有何等的风采?
学宫的学子们,心中都多少有些期待起来。
……
京城。
城门口。
两匹快马,来到了城门口。
江二郎和姬如雪都是乔装改扮,经过一路的奔波,露宿,降巫,终于到达了这座大秦的京城。
他望向城门口的三个大字——咸阳城。
眼前的城墙极为高大,上面有着整齐划一的军士在守卫着,每一个人的身上都穿着厚厚的黑色盔甲。
除此之外,还有着巨大的弓弩架设,看起来非常的威严。
江朝歌(二郎)还是第一次真正看到古代的都城,心里多少有些感概。
“二郎不必过份的伤感,你父亲要过几日才会斩首,现在还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