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损失,但毕竟刚刚拿回一部分土地,正是势头正旺。
所以该帮谁,该削谁一目了然。
但孙权不愧为谋权的大师,他没有直接通过政令的方式来强令淮泗派让出利益,而是选择了另一个方法——筑城。
这次他选择在秣陵以西的石头山筑城,故名石头城。
石头城和京口一东一西将秣陵夹在中间,一些心思活络之人的便想法多了起来。
孙权的亲信,出身吴郡四姓的顾雍上表请孙权迁治所到秣陵,所用的理由便是秣陵有天子气。
还不带淮泗派众人有什么反应,孙权立刻同意迁移治所,还大张旗鼓的改秣陵为建业。
秣陵本就是吴郡治所,又是江东最大的城市,之前也不是没有人提议孙权将治所迁移至此。但为了限制江东派的实力,孙权从来没有答应。
可这次孙权却突然宣布将治所改至秣陵,还改了“建业”的名字,江东派士气大增,淮泗派中如鲁肃、步骘、诸葛瑾那种心思活络之辈也就明白了孙权的意思,找到淮泗派其他人,主动割裂一部分利益让给江东派士族。
如此,一场内部的政治危机就这样轻描淡写的化解了,两派中不乏智者,事后只觉得孙权深不可测,之后再发生什么事情克制了很多,反倒促进了孙氏集团内部和谐。
孙权其实还是喜欢京口,这里那里才刚刚建好没几年。不像建业,看着城池不小,
(本章未完,请翻页)
百姓却没有几个,宫殿也是年久失修。
但为了维持内部的平衡,孙权还是来到建业办公。
这几年孙氏集团整体是向上的趋势,和曹操、刘备的联盟使得孙权能够用全部力量来进行北伐。南方的太史慈很好的约束了南方的山越,还成功抵挡住交州士燮的几次试探性进攻。
但也不全是顺心事。
首先是贸易逆差连年变大。江东不像蜀地一般拥有各种丰富的特产,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特产可能也就是产量还算可以的粮食。若不是能将蜀地特产倒卖至海外,孙权又及时仿制了刘备的大额货币,连年北伐的孙氏集团说不定早就财政崩溃。但无论是当“倒爷”还是造大额货币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贸易的问题又导致了和刘备势力的边境摩擦逐渐增多,年初甚至发生了士兵越界到刘备统治区屠杀劫掠百姓的恶性/事件。若不是负责西部边境的校尉黄盖处理迅速,立刻将犯事的士兵斩首,而黄盖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