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空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成为地下文明的藏身之处。这是有证明的,在俄罗斯与北冰洋交接的地方,就曾在地表下发现过一个巨大空间,在地表上只是一条小裂缝,但地表下却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空间。
这个猜想的前提是地下文明的科技水平远高于当今的人类科技水平,这样地下文明才能在封闭的空间里生存。
显然,这在参与讨论的人群中,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共识。
因此这成为目前最合理的一个假说:地下文明的生存之地在地壳下的镂空空间里。
这让各国的探索方向有了一个新的变化。
调研机构开始着重调查大陆板块交接的地方,因为大陆板块碰撞的地方形成空隙等镂空空间的可能性是其他陆地的许多倍。
但调查到一半的时候,又有一大半学者站出来反对。
他们的看法是从结局观出发,假设人类能成功找到地下文明。
如果人类真的找到了这个文明,并且把这个地下文明唤醒,未必是一件好事。
甚至可能会打开潘多拉魔盒。
这些活在地表下的生物虽然和人类有一定联系,但毕竟不是人类,物种物质,他们的价值观不能与人类相提并论。
如果人类在现在唤醒了他们,极大可能会把整个人类种族陷入灭种的泥潭之中。
这就形成了新一派的主张,以猜疑链为主要逻辑:人类应该维持现状,不要主动寻找地下文明。
魏淼看到这个主张时,想起了人类在探索星空之初,也是出现众多学派,有人主张走出地球,主动联系外星文明,有的学派主张不能主动联系外星文明。
这些主张到现在依然盛行。
但此刻的方向变成了地球深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咬一口苹果核 作品《我生活的世界不可能是实验》第166章 寻找地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