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证明的数学猜想数量可比那些公理、定理的数量还要多,单单建立在黎曼猜想被证明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数学猜想就有一千多条,其他数学领域的数学猜想,更是数不胜数。
而这些数学猜想,如果非要给它们之间划分等级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如果抛开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新闻渲染等一切非学术因素,只谈论‘对当今数学界’的学术价值,那么成千上万的数学猜想可以大致分为几个梯次。
第一梯次,如同千禧年克雷数学研究所提出的‘世界七大数学难题’,即黎曼猜想、np完全问题、杨-米尔斯理论、庞加莱猜想、霍奇猜想、纳卫尔-斯托可方程、bsd猜想。克雷数学研究所对于每一个数学猜想开出一百万美元的高额悬赏,可想而知它的难度与价值。除了‘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外,还有比如算式公理的相容性、两点间以直线为距离最短线问题等希尔伯特23问中的部分问题。
这些猜想一旦被证明,推动的不仅仅是数学界的发展,对于其他学科领域也将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
比如黎曼猜想,一旦黎曼猜想被证明了,那意味着建立在黎曼猜想是对的基础上的一千多条数学猜想就会荣升为数学定理;而一旦黎曼猜想被证伪,那对于数学也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成千上万数学家一生的心血毁于一旦,数论领域很多建立起来的大厦将轰然倒塌,化作一片废墟。
比如杨-米尔斯理论,这一理论中出现的杨-米尔斯方程是一组数学上未曾考虑到的极有意义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解决它将对于纯粹数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当然解决它,最大的作用不在于数学上,而是在物理上,它将为物理上的强电统一理论提供最坚实的支持。
第二梯次的,自然是知名度最高的近代三大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四色问题、费马大定理。其中两个已经被解决,剩下的哥德巴赫猜想,最佳的成果止步于陈景闰所做的‘1+2’的证明,距离给哥德巴赫猜想这栋大厦进行封顶工作只差一步之遥。另外,就是朗兰兹纲领中的部分问题和希尔伯特23问中的部分问题!
第三梯次,则是一些希尔伯特23问中的部分问题,以及如冰雹猜想、周氏猜想、孪生素数猜想等等。
第四梯次,则是一二三梯次猜想的某些‘弱猜想’或者是一些比较有研究意义的猜想。
第五梯次,则是第四梯次猜想的‘弱猜想’或者子猜想,还有如同西塔潘猜想这一类的数学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