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华盛顿邮报》于头版头条报道了一条数学新闻,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
70年代中期,美利坚各所名牌大学校园内,人们都像发疯一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玩弄一种数学游戏。这个游戏十分简单:任意写出一个自然数n,并且按照以下的规律进行变换:
如果是个奇数,则下一步变成3n+1。
如果是个偶数,则下一步变成n/2。
不单单是学生,甚至连教师、研究员、教授与学究都纷纷加入。为什么这种游戏的魅力经久不衰?因为人们发现,无论n是怎样一个数字,最终都无法逃脱回到谷底1。准确地说,是无法逃出落入底部的4-2-1循环,永远也逃不出这样的宿命。
哪怕是如今计算机的运力已经是非常快了,超级计算机的恐怖运算能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但是却始终无法真的算尽。
数学和物理或者计算机相关学科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物理等学科只要发现一个规律就可以进行归纳总结出一个差不多满足的公式,日后的大数据也差不多是同样的道理。而数学的公式,则是要进行严谨论证,追求的是完美,是要所有的日后出现的数字都能满足。
也因此,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公式可能是错的,日后可能出现新的数据打破它。但是数学的公式却几乎不可能出现这种事情,也因此数学也被称为‘上帝的语言’、‘宇宙通用语’!
从‘冰雹猜想’诞生至今,研究它的学者不知凡几,但是从未有人能够去证明它。
当然,‘冰雹猜想’又称为‘角谷猜想’,因为是一个名叫角谷的东瀛人把它传到华夏的。
有数学表达,此猜想为:对于每一个正整数,如果它是奇数,则对它乘3再加1,如果它是偶数,则对它除以2,如此循环,最终都能够得到1。
也因此,它又被称为3n+1猜想!
刘一辰忍不住向着那里走去,他没有想到,这大名鼎鼎的数学猜想,竟然被证明了。
走进一看,竟然是位三哥!
三哥的数学发展还算不错,略逊于华夏‘亿点点’,但是它的软件倒是做得风生水起。
而这时候,三哥也看到了走过来的刘一辰,他满面如沐春风的笑容,立刻用咖喱味的英语打招呼道:“嘿,哥们,你的眼光不错,你也是数论方向的?”
“是的,你的研究成果真是让人震惊。”勉强听懂了三哥在说什么,刘一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