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又能爆?
画面有种加滤镜的MV效果,柔光几乎无处不在,运镜的流畅度和大特写的运用更上一层楼。
更大的原因在于,在绝症、失忆和误会三宝之外,男女主的爱情,还多一层互相救赎的深刻。
两人由始至终的命中注定,某种程度上甚至和《想见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从第一部讲述男女间的喜欢和追求,上升到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和两人间互相影响,互相成长的爱情观塑造。整部剧的内核,都融在直树这段放在今天也仍然值得拿出来一看再看的台词。
婚姻,不应该是你我生命中的唯一,我们应该去发展,更多不同的可能,我不希望婚姻是用来束缚我们彼此的。
这也是当时偶像剧里非常罕见的,不同于大部分偶像剧把重点放在叙述求爱过程,而是去深挖大团圆结局之后,诚实地面对婚姻和现实的困惑。
虽然这一时期的偶像剧大部分都离不开追求真爱终极目标,但创作者们通过人设、剧情细节等调整和变化,不断地为传统偶像剧创造新惊喜。
但真正让人对台剧刮目相看的却是创新剧,《白色巨塔》虽然远比不上日版的经典和震撼,但已经是一次不得了的尝试。
打破对于医生这一崇高理想的美好,也让人见识到医院里权力的尔虞我诈。
甚至已经能见到在后来《麻醉风暴》和《我们与恶的距离》的那些掷地有声的追问。
没有人是真正在替这个环境著想,媒体拼命报导不是为了正义,只是为了要制造新闻,而那些想改革的人,却都不是在位置上的人,在位置上的那些只想着如何在这件事情中自保,同时利用这次机会清除异己。
你们都希望他死,大家都希望他死,但是民主法治是用来讨好人民,讨好媒体的吗?
不难发现,其实突破都在打破偶像剧多年在医疗、司法和爱情等题材营造的一片美好的愿景。尽管爱情题材仍然占据最大的份额,这些宁可冒险也要跳脱出虚幻爱情的创新剧和求新求变的创作者们的努力。
没有这个时期的他们,很可能就不会有台湾偶像剧的下一次复兴。在这一时期除爆款众多的繁荣景象,戏外演员间的竞争,也是媒体和观众乐此不疲的谈资。
一年一度的金钟奖作为唯一权威的颁奖礼,每年奖项归属总会掀起一轮骂战。
《流星花园》拿下唯一的大奖最佳导演奖后,偶像剧用了8年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