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她只是一介升斗小民。朝堂的事,得公之于众她才得到确切消息。
而大商号却能通过一些渠道快人一步得到先机。别人抢先一步,就能先布局,消息得晚的,捡漏的机会都没有。
“舅舅,你跟沈掌柜那边说一声,要他留意一下糯米的价格,再向各处收一些。”
见杨福点头,又对霍二淮说道:“爹,你和娘到乡间,也到村里问问看,若农户有富余的糯米,你和娘也收一些。”
“好,爹知道了。”
接下来的日子,霍惜便和杨福和沈掌柜悄悄在外城内城打听物价,到粮铺打探糯米的价格。
又各处应酬,想打探一些消息。
消息听了一耳朵,但是有用的消息并没有。只听说有粮铺收了糯米往北边运。
但往年在江南收的各种粮食都往外面运,现在她不知道各粮商是不是出货量变大了。人家的商机也不会告诉她,账本也不会给她看,没法判断。
和杨福在粮铺门口蹲了好几天,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想想也是,这种大批量进货销货,都不会送到铺子,只在码头就转运了。
还是要建消息网,得结交更多人脉,才能得到更多可靠的内部的消息。如果一直落于人后,怕是真没漏可捡了。
打听不到消息,霍惜便只让沈掌柜那边平时多留意着些。
自家铺子也开始悄悄备货。
除此之外,霍惜也就把此事撇开了。只专注在城里找仓库。
沈掌柜和杨福则去船厂下订单。
霍惜想给广丰水增加几艘大船,本来只打算添五条船的,沈掌柜却说账上还有钱,索性添到十艘,一个铺子备两条船,一进一出,才不耽误事。
要是早几天说,霍惜兴许就点头了。
但现在经过她这几天打探下来,除了糯米,各建筑材料的价钱都悄悄涨了。
霍惜心里砰砰跳,总觉得有什么大的变故要发生。
账上得留一些机动的活钱,若真有大的商机,得有足够备货囤货的钱。固定资产什么的,不好变现。
沈掌柜听进去了,揣了银票就去船厂订货船。
一天后,找到霍惜,拍着胸膛纳罕不已:“我跑了好几个船厂,他们手里的订单都排到好几个月之后去了。”
这是怎么了。
难道东家的分析是对的,京里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