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锁自然也就开了
汉代铜锁的锁孔,也远没有现代的那样复杂,需要布满锯齿的钥匙对应错位的齿轮才能转动。
那个时候基本就是一根细长的铜条,伸进锁眼,对准簧片拨动,就有机会将锁打开。
韩涛开始寻找可以代替钥匙,转动簧片的工具,但身上只有囚服,再没有任何物品。
牢房除了满地的杂草,屋角散发着恶臭的马桶,也再也找不到其他可以利用的物品
韩涛无力地靠着墙边坐了下来,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一阵夜风从方块小窗吹进,伴随而入的还有从房顶吹落的雪花
夜风的清冷让韩涛打了一个冷战,他下意识地转头向小窗方向看去,透过小窗看到了房檐上冰雪融化下流又结冰形成的“冰溜子”顺着房檐排成一排,直垂到了小窗前。
冰溜子是北方冬天特有的景观,尤其在东北更是常见。
河内郡地处中原,正月正值隆冬,温度也极低,所以也有冰溜子的存在。
此时是子时,一天最阴冷的时刻,那一条条“冰溜子”冻得最为结实,这就是极好的开锁工具。
韩涛尝试着将囚服的袖子扯下来,裹在自己的右手上,防止“冰溜子”太滑又太冰,自己无法握住。
韩涛将缠好布条的手伸出去,抓住了面前的“冰溜子”,然后小心地掰着。
他怕太用力会直接将冰溜子掰断飞出,又怕力量不够,掰不动,只能小心尝试着调整力量。
渐渐地,他开始感觉到了冰溜子的松动,此时的他更加小心,不断地活动着自己的手指,保持着灵敏度来感应“冰溜子”的连接情况,并且不断转换角度,防止冰溜子断裂。
终于,伴随着一声细小且清脆的声音,一整根“冰溜子”被韩涛握在了手中。
他小心地慢慢收回胳膊,将“冰溜子”从窗口外收了回来。
韩涛将冰溜子放在牢房的地上,然后使劲地揉搓着自己的手,长时间握着冰溜子,加上室外风雪的吹袭,此时他的手臂已经被冻得通红,且有些麻木失去了知觉。
活动了好一会儿,韩涛才觉得手臂和手指恢复了过来,赶忙开始拿着“冰溜子”对着镣铐的锁眼比划着。
“冰溜子”明显的要比锁眼粗了很多,必须要弄细并弄得扁平一些才能伸进去。
他用嘴对着冰溜子开始哈热气,用这种方法给它降温。在他的努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