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大嫂那冷飕飕一副清高自以为是的样子,她就一股气憋在胸口出不来。
不行,娘家的事情定不能让家里知道,更不能眼睁睁看着娘家败了。
可是侄子想娶白静姝,现在谈何容易!
白三夫人形容憔悴,神思不安的回了白府,她心里各种煎熬,却反是对白老夫人愈加孝顺了些,琢磨着如何寻个突破口成了这事。
且说静姝自回到京中就一直住在庄子上,就是参加蜀王府宴会前后也是回都未回过白府,更别提对白老太爷白老夫人请安问候了,不说白老太爷,就是白老夫人这厌弃静姝至极根本不想见她的,也认为静姝和白府离心离德,这孙女是白养了,或者叫是养了只白眼狼。
再就是这大半年来陈氏在蜀中养胎未回京,除了私下送了银子给白二老爷做花销(白二老爷此次收了妻子送来的银子也丝毫没跟白府提过),半点财物节礼孝敬银子什么的都没送到京中来。
这半年来,白大夫人管家简直是头发都管白了不少,白府公中产业少得可怜,那点子产业出息根本不够府上各房的开销,家里出账多入账少,先时白老太爷寿辰又花了不少钱,眼看着公中银子一点点耗尽,白大夫人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些年白二夫人陈氏送回来的财物是节余了不少,可那些都是入了白老夫人的私房,半点公中产业都未置过。
因着没钱,原本白二老爷的长女白静妘年底出嫁,公中该置办的嫁妆白大夫人都未能有银子周转,还一直拖着未能置办。
这一日在白老夫人喝了两口燕窝粥,就眉头一皱把碗一推,嫌那燕窝的品相不好发脾气时,白大夫人只能硬着头皮解释道:“母亲,以往您和老太爷用的燕窝都是二弟妹从蜀中送过来的上等官燕,可是二叔年前带回来的燕窝早就用完了,就是家里以前存的也都用完了,如今只能去市面上买,品相,品相自然就差多了……”
公中的银子越用越少,买回来的燕窝品相也越来越差,恐怕过一段时间,就这等级的,也买不着了。
白大夫人也未尝不是在用这种方式委婉的跟白老夫人说家里无钱的事。
这几个月公中没什么银钱,各房的开支只略有缩减,便引来了不少的抱怨,而老太爷和老太太这边是开支大头,却是半点也没缩减的。
白老夫人听得脸色简直黑如锅底,气得胸口都是一阵一阵的疼。
其实也是这些年白老夫人的脾气和生活水准被陈氏的供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