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日方那边表示,不愿意中国的电视台对日遗化武的销毁工作进行跟踪拍摄,罗绪就成了这山里比周如叶更无所事事的人。
吴选那起事故之后,公众对日遗化武的关注度渐有提升,日方担心由此产生的舆论会对他们施加影响,虽然妥协允许记者继续留在当地,但进一步的报道是万万不可能的。
午饭过后,周如叶照例到山坡上散步,发现罗绪竟然也在,背着手虚倚护栏,站在山崖边。
她快走两步,同他打了声招呼,问道:“你怎么也在这儿?”
罗绪指指前方,那儿有一处平台,路面是被修葺过的,铺了水泥,正中央是大理石升旗台,旗杆顶上的猎猎红旗是这青山绿水间唯一的亮色。
“我在找拍摄角度。”他边说,边煞有介事地两手比成方框,对准升旗台。
周如叶不解,不过还是顺从地看向国旗方向。
“董晋协商过了,等这边挖掘工作结束,军地领导、省厅领导全部会莅临,这里会重新升一遍国旗,到时候我一定要记录下这个时刻!”罗绪眼中是热切的光,他转头盯着周如叶,“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周如叶沉吟半晌,点点头:“嗯,这片土地可以真正脱离战争遗留的阴影,人民可以重新安居。”
罗绪赞许地笑,冻红的双手重新插回衣兜,沿着水泥地边缘继续采风。
“现在还是空旷了点儿,等到时候所有解放军着制服往这儿一站,啧啧……”他转念又遗憾地叹口气,“可惜不能用航拍,拍不了全景。”
周如叶静静跟随他,绕着升旗台走了一圈。经他这么一说,再去看头顶国旗,也有些别样的意味。此时她已经不仅仅为季司原而留在这里,倘能亲眼见证这个时刻,是她的荣幸。
***
已经接连两日,由于日本专家评估认定,目前的挖掘工作存在巨大风险,所以挖掘进程也有所延误。
自从季司原来到这里,领导就委任季司原主要与日本专家沟通,一方面是对他能力的信任,另一个理由则比较简单粗暴,就是因为他形象好。
毕竟好皮囊是国际通行证,加之他肩宽腿长,有气场又不失风度,尤其适合这种不伤两国关系、又需要大国威仪的和谈。
就像现在,季司原坐在会议桌前,敲敲桌面,打断了日本专家絮絮叨叨的陈述。
他态度强硬,不容置喙:“中方已经强调过了,不同意继续拖延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