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为五等,作为分别征收田赋的方田均税法。
鼓励垦荒,兴修水利,费用由当地住户按贫富等级高下出资兴修水利,也可向州县府衙借贷的农田水利法。
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的市易法。
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的均输法。
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被将领训练的保甲法。
整顿厢军及禁军,裁撤所有五十岁以上的人员,彻查军中人员,避免吃空饷的统帅,对其开始考核。
禁军能力不足者降为厢军,而厢军之中还不行的,直接就去做民籍。
这里有一个很大的BUG。
说起北宋,动辄就是好男儿不当兵,但事实上很多老百姓是真的巴不得去当兵。
因为在北宋的特殊制度之下,没有遏制土地兼并的北宋,对于百姓来说是很痛苦的,所以成为流民甚至流寇的可能性非常的高。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厢军虽然干得都是又脏又累的活儿。
可这待遇,说实话也是真不错。
如果真要算起来,比他们辛辛苦苦种地,最后看天吃饭要更加的合适。
除此之外,还有废除了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把各路的驻军分开,直接设置一主一副两名将校负责训练镇守,以避免兵将分离。
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如果有保甲民户愿意做这个事情,朝廷会负责将战马购买回去,同时还会减免他们一部分赋税。
最后在军政上就是军器监法,来监督兵器铠甲的打造。
在这些之外,王安石还有两件事情在做。
其一就是改革科举。
之前的科举已经说过了,有很大的问题,其中诗词歌赋和死记硬背。
在王安石手里,被改变了。
颁布贡举法,废除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并增加法科。
同时整顿太学。
以太学内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之事,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也可直接为官;
同时,提举经义局,修撰儒家经典,编纂《三经新义》;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烟慕 作品《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第172章 王安石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