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然后赐五品服!
又是两年,他在二十九岁的时候成功当上了右司谏。
啊,好熟悉的位置。
范仲淹做到了这个位置的时候....都快五十了。
而在这个位置上,韩琦第一次让天下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右司谏。
作为一个谏官,那就得干点谏官的事情。
谏官该干什么事情?
上奏,弹劾他们!
就以这个本市来说,无论是什么包拯范仲淹,还是倒霉催的陆游苏东坡。
有一个算一个,那就没有一个能够和他韩琦比的!
别人谏言是看事儿,这个家伙弹劾纯粹就是看人!
韩琦这个人啊,他的政治嗅觉那是相当的强大,他很明显就能够感觉到当时的朝局上面,上位者有什么动向。
比如在当初,他就看出阿里了,这朝堂上对那些老而不死的这群家伙很是反感。
名望挺高,身份挺高,仗着自己的资历足够,在其位不谋其职,尸位素餐....
说得再直白点吧,各单位,尤其是那些官方大企业,总是有那么一群快要退休了但还没有退休的人。
这群人基本上是成天端着茶杯看着电脑,等着下班....
偏偏现在的领导很多人都是当年跟着人家混的,现在他们不干活也没人敢说些什么的。
让他们干活,就有人捂着心脏倒下去吓得一群人忙里忙外的,生怕出点什么事儿来。
我想在大企业里面混的,应该见过不少这种人,而当初的朝廷也有这种人。
同样,新领导对于这群人,也不是那么的喜欢,却又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而韩琦发现了这件事情之后,直接就写下了《丞弼之任未得其人奏》这个弹劾奏疏。
然后这一封奏疏送上去,一口气拉下来两个宰辅,两个副相直接落马罢职。
这就是传说中的片纸落去四宰执。
而始作俑者韩琦自然而然的做到了名扬天下。
天下言官无不为之惊叹,封为神灵,不动则已动则惊人啊。
如果只是“不畏权贵”的弹劾高官他最后也就是个御史罢了,但是他还有颇为强大的举荐眼光。
首先就是,他举荐了那个比他大了足足二十岁的老臣范仲淹。
从汴梁到四川再到西北,韩琦一路收获了称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烟慕 作品《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第168章 北宋的将与相——范仲淹与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