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大限度的充实,然后就可以君权至上了。
至于百姓,你们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别想跑。
所以法家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变法还是律法,全部都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围绕着君权。
君权驱使着他们的一切行为。
那么儒家呢?
儒家的仁义,礼法,儒家的种种,他们是因为什么。
比如说孔孟的仁义。
为什么要仁义?
你需要给仁义找一个理由,你凭什么要求仁义?
你所说的的只能是虚无的天下应该仁义。
那怎么就成为了应该?
他是因为天道使然?是因为君权使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没让你仁义,天下万物在天道眼中都是一样的。
那么是因为君权,皇帝和诸侯王说:不,老子不想!
我想当皇帝是因为爽,不是为了给你们做奴做仆,我费了半天劲儿当上皇帝就为了让你们过得更好我去被苛待?
那算了,这玩意谁爱做谁做!
那么不是天道,不是君权,儒家的先贤请告诉我们,为什么你要让君王有仁义之心?
为什么要彬彬有礼?
我灭了你不就行了?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死的又不是我的家人,法家镇压,反正死的也是别人的家人,我给他镇抚钱帛!
百姓不同意?
天道帮我,我为王!
所以儒家这个不知道到底是谁创建出来的学派,他有一个最致命的问题,他的先天不足让他脚下没有跟。
可是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事实证明,他说的还真的确是有些许道理,可这个根到底在哪里,哪一个儒家先贤也说不出来一个所以然来。
所以,在儒家分成了诸多派系互相争斗,互相折腾之后,儒家便迎来了第二个变化。
公羊学说与董仲舒天人合一!”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烟慕 作品《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第160章 思想 风气 国运——心学和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