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的朱熹。
直接给出来了十条罪状。
这十条大罪状就是如下几条:
不孝其亲,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玩侮朝廷,作诗讽君,为害凤教,私故人财,纳尼为妾,占人祖地,家妇不夫而孕!
哎呀呀,这十条大罪那叫一个猛啊,这私生活混乱都不能形容。
而这些事情的证据在哪里?
没证据,在宋朝弹劾人不需要证据,要不然御史台和都察院的KPI考核完成不了。
而当时的皇帝正好是宋宁宗,也就是最反感朱熹的人之一。
为什么会反感他,因为朱熹动不动就跑到他面前朝着他喷一脸吐沫星子,让他克制自己的欲望。
宋宁宗也不是第一天想要弄他了,正好借助韩侂胄和赵汝愚之间的争斗把这个玩意弄出自己的朝廷中去。
至于韩侂胄是谁....你们自己查一查也就知道了。
这件事情最后的结果就是韩侂胄大胜,赵汝愚被贬,而朱熹则是直接告老还乡。
那为什么这件事情就成了?
首先就是宋朝的御史机构的确是有这个特权,学名叫做风闻言事。
就是不需要证据,听风就是雨。
不只是朱熹,王安石和自己儿媳妇的风流韵事,欧阳修和自己侄女不得不说的一百天。
这都是发生在大宋朝堂上面的事情,说实话,就这玩意你要是信了,你就是傻子。
那纯纯的就是在恶心人了。
这本来没有什么可说的,可偏偏朱熹自己把这些事儿都认了!
对,这件事情之所以出现在史书上,就是因为他自己认了。
你说一个谁都不会当真的事儿,他为什么会认了呢?
脸都不要了?
这是发生在他告老还乡之前了,上呈给皇帝的谢表里面就写了。
谅皆考覆以非诬,政使窜投而奚憾!
前半句就是他承认了的话,这句话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
相信这些都是他们考证过的,并非是对他的诬陷了。
所以就因为这句话,《宋史》之中对于这件事情是怎么评价的?
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
也就是说,《宋史》自己认了朱熹是被诬陷的,但是朱熹自己就是把这件事情忍下来了。
你也可以说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烟慕 作品《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第159章 思想 风气 国运——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