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带过兵的将领们都慌了,觉得这事儿不对啊,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但是姚广孝不怕,他直接就给整成了,飞龙在天,风雨相随。
《明史·姚广孝传》:适大风雨至,檐瓦堕地,成祖色变。道衍曰:“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
这话说得,那真是....他要是出去算命,绝对能挣大钱!
之后还有许多次,朱棣军中发生了军心不稳的事情,他都能给圆回来,要不是朱棣手底下有这么个老和尚。
他的事儿就真的麻烦了。
而且在谋士类上,姚广孝的确是做到了至高成就,一计定天下。
无论是当初曹孟德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都是战略性的。
而推恩令也好,金刀计也好,这些其实也是战略或者人心方面的缓行之法。
真正做到一计天下变的,就只有姚广孝了。
在朱棣攻打济南足足三个月,并且连续撤兵两次,在东昌还丢了大将张玉的性命的情况下。
姚广孝一条计策就给他打开了盲区,解决了这个问题。
绕过去!
说白了就是这个意思。
围济南三月,不克。道衍驰书曰:“师老矣,请班师。”乃还。复攻东昌,战败,亡大将张玉,复还。
在这种局面先,姚广孝给了朱棣一个建议,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
放了济南,不管后方,荆南大军快速出击,直接破了淝河、灵璧等地之后,渡江进入了京城,里应外合打开了金陵大门,然后解决了这场战斗。
这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不可思议的胜利,因为完全不可能复制也实在是太险了。
但是这却是在姚广孝的算计之下成功了。
要知道朱棣的性格是很倨傲的,他也是很不听劝的,但是终其一生他都不敢直呼其名。
对姚广孝一直都是称呼他为少师。
而最后在面对这些功劳之下,他也是做到了泰然处之,而且还是真的毫不在意。
要知道这也是唯一!
张良不仅仅是留侯,他甚至在刘邦立储这件事情上那叫一个撺掇,上蹿下跳的,他可不是那事了拂衣去的性格。
再说刘伯温,这个也没必要说,上蹿下跳就算了,还输了,输了就算了还被轰走了,轰走了就算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烟慕 作品《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第129章 一代奇人,毁誉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