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道是根是干,而其他的都不过是枝叶。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强枝弱干。而你现在就是在做强枝弱干的事情,不断地走到了心之道的反面。”
叶北心想对方也真是滑稽,怎么自己就做错了?“我承认你的心之道确实很有道理,而且也承认九州过去千年里的读书人都是围绕心之道发展的,可是你这个心之道到底该如何解释呢?能不能简单明了地解释给九州每一个普通人学习呢?我看很难吧,就比如刚才我们之间的对话,你从来没有阐述过心之道的具体定义,我们之间的对话完全是心领神会的一种读书人的默契,你说我懂,但换了一个人,你有把握用你的‘心之道’说服对方么?”
葛青没想到叶北的反击如此猛烈,直接就问到了核心问题,道不道的都是需要宣传的,普通老百姓只管心之道好不好学,好学自然没问题,不好学那就只能再见了。
“心之道蕴藏在文化和历史之中,只要读过书都会懂。就比如性字,就是性由心而生,忠就是心中的中正。心之道,就是心中正道,只要是九州人就不可能离开这条道。”
“听你的意思这是很好理解的,那么我以前为何没有听过?”叶北说道。
葛青支支吾吾地说道:“因为这是我不久前才总结的,还没来得及推广。”
叶北看得出葛青肯定推广过,只是没推广开罢了,毕竟这个心之道懂得都懂,不懂的也不会懂。
“我承认你说九州人不受二元论的影响,也承认很多有志气的九州人一辈子都在自己的大道上,但心之道显然并不是九州人唯一的大道,九州人有很多大道,并且每条大道上都有很多的实践者,正是这些人的耕耘才组成了九州。你的总结非常好,但也只是众多大道之一。”
但葛青就不服了,他盯着叶北,是希望叶北举一个例子:“那你倒是举一个心之道之外的大道啊。凡是九州人所思所想都定然逃不开我的心之道,都逃不开心性的约束。”
“是人当然都逃不开心性的影响,但你这个说法忽视了环境和物质的基础。心之道受到九州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就比如古代的时候父母去世,得守三年丧才能体现出孝道,可是后来没人再提了,因为三年期间不事生产大大影响了生产力的发挥。孝包含很多心之道吧,但最终心之道也要向物质基础屈服,那么是不是说明心知道之上还有更强的大道?”
“这?!”葛青没想到叶北会这么举例,用心之道来打败心之道,但确实如此,孝里包含了忠、德、仁等等心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