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的高层!
这样的人要是被其他人认为是蠢蛋,那只能说古弼隐藏的未免有些太好了!
安颉被裴方明的大胆分析再次给震惊。
但细细想来,却又细思极恐。
“怪不得尖头叔叔虽然不肯投降,但也没把话说死。”
“现在看来,他很可能就是在等崔浩的反应!”
雁门关如今在古弼眼中早已不是宋魏两国争锋的据点,而是他拿来要挟崔浩的重要砝码!
“没错,所以能让古弼投降的关键根本不是我们,而是崔浩!”
安颉的眼神也是逐渐亮了起来:“古弼曾受拓跋嗣大恩,想让他轻易背叛拓跋家显然有些困难,但中间要是插入一个-->>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崔浩便又不同了!”
“现在的关键,便是要让古弼相信崔浩真的会对他不利,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投降。”
安颉这个小机灵鬼一下想到了关键。
“但崔浩也不是傻子,离古弼抵达雁门关也有两天了,到现在崔浩还没有半点动作,说不定也是发现了这一点。”
崔浩在刘宋的地位一直“很高”。
倒不是说崔浩让刘宋众将吃了什么大亏。
主要还是因为刘宋国内有一个“崔浩吹”,那人正是当今天子——
刘义真。
早在之前册封刘宋元勋“刘穆之”为吴国公的时候,天子就曾对身边人说道:“刘文宣之于大宋社稷有镇鼎之功!正如萧何之镇静关中,寇恂之安辑河内,葛亮相蜀,张昭辅吴,王猛仕秦,崔浩佐魏,可谓贤相也!”
前面的人倒无所谓。
萧何、寇恂、诸葛亮都是被史书认可的大能,是西汉、东汉、蜀汉的社稷之臣。位置高、屁股也正。
张昭虽然对于“汉-魏-晋-宋”这条正统社稷线上的臣子来看事属于逆贼势力一方的,但孙吴对于江南一带的开拓之功还是不可否认的。甚至就是因为南方的开发,还间接保住了晋朝乃至汉人的社稷,把张昭加进去总归也是能捏着鼻子认了。
王猛……
前秦和淝水之战带来的阴云至今还笼罩在一些人头上,就连王镇恶都还因血脉问题被派系,这就足以看出大家对其才能的忌惮。虽是敌人,但也可敬。
但崔浩……
他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