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我那堂弟谢晦说长安公十几岁就敢只身前往匈奴王庭,我一直以为是笑谈,但能写出这种诗的人怎么可能会是池中之物?”
谢灵运心头大痒。
其实他不光对诗有兴趣,对于刘义真本人也是有企图的。
不是馋刘义真的身子,而是馋刘义真的身份地位。
谢灵运早就从堂弟谢晦口中得到一些风声。
刘裕现在正是要行拿改天换日之举。
这个把刘义真召回建康明显有重用的意思。
而谢灵运虽然身份显赫,地位崇高,官职也是黄门侍郎这种高官。
但不知为何,一直没有人提拔他真正去参与政事的。
眼看自己的堂弟谢晦现在已经爬到了宰相的位置,这让谢灵运心中一直不是滋味。
自古以来文人的最高理想都是治国平天下。
虽然谢灵运的文学才华早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还是想要去更大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光芒!
“倒不如借着论诗的名头去拜访那长安公!”
论诗是假,求官是真。
谢灵运有种蜜汁自行。
认为自己文学上的才华肯定和自己政治上的才华一样!只是上位者都眼瞎!
现在只是缺一个机会罢了!
而眼下刘义真就是自己的一个跳板。
“那长安公还能拒绝自己不成?”
谢灵运不但对自己的才华有自信,对自己的家世同样有自信。
试问天下有几个人能对陈郡谢氏说不的?
刘裕也不行!
谢灵运随心所欲惯了,当即就决定拉着颜延之去找刘义真。
但走到半路他们才发现……
刘义真是和刘裕住一起的!
随便找刘义真没问题。
但是对刘裕随便的话,借谢灵运三个胆子都不成。
无奈,谢灵运只好是写了一份拜帖转交给宋国公府,约刘义真晚上在淮水(秦淮河)边一处酒楼相见。
等刘义真从刘裕那回到宋国公府时却看到三个女人正坐在一起。
孙氏、郭氏,还有李静。
刚才面对一众朝廷高官时没有怂的刘义真此时却开始从心。
脚底一滑,刘义真就要往外跑。
“长安公,刚才有一封您的请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