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也是需要一种可以大范围移动,可以灵活选择进攻地点,灵活执行战斗任务的武器来占据这个生态位的。而武-1型战斗飞船已经是此刻军工厂可以拿出的最好的设计方案了,不要?那就没有了。
于是在现阶段,这十艘武-1型战斗飞船便暂时被拿去当做了训练机,且承担起了在太空之中搜寻间谍卫星并将其捕捉或者摧毁的职责。
也就在这个时候,尘埃级间谍卫星一号机终于通过了各项验收,且在实际验证之中取得了让人们较为满意的性能。
相比起武-1型战斗飞船,对于尘埃级间谍卫星,战争委员会的委员们实在是说不出不满意的话。它首先具备较高的光学侦查能力,在20万公里的距离上,最高分辨率可以达到千米级,且体型较小,在配合特殊涂层之后具备较为出色的隐身能力,可以有效躲避雷达的扫描。高增益定向天线也可以稳定的将探测到的数据传送回塞德娜星,并接收来自塞德娜星的指令。
在现阶段,它已经在各方面几乎做到了极致。
于是,在人们同样是在近期才研发出来的发射平台的发射之下,它们纷纷获取到了每秒钟3.2公里的初速度,向着深空星飞行而去。
以这个速度前进的它们,将会在大约8个月之后到达深空星附近,并开启减速动作,慢慢将自己降低到相对于深空星每秒钟不足200米的速度,并在距离深空星8-20万公里的环绕轨道之上,对其展开探测。
整个过程大概需要耗时一年时间。
在这段时间之中,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搜索,人们终于在距离塞德娜星17.6万公里的轨道之上找到了第一颗来自深空文明的间谍卫星。但很遗憾,人们并没有成功捕捉到它。
就像人类发射向深空星的间谍卫星一样,来自深空星的这些间谍卫星同样装备了自毁系统。在察觉到有人试图捕捉自己之后,它们立刻选择了自爆。
这爆炸甚至还差点带走了一名军人的性命。就算侥幸逃生,武-1飞船也失去了全部动力,只能原地待援。后续赶来救援的飞船则只搜寻到了一些这颗间谍卫星的金属残片而已。
这些东西立刻被如获至宝的军工专家们拿到了实验室之中展开分析,希望通过分析这些材料的相关数据,来推测出深空文明的更多信息。
搜索始终在进行着。相信用不了太久,人们就能找到第二颗间谍卫星了。在那一次,人们会更加小心,尽可能的将完整的卫星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