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员们要在这里建造的是一个综合性的,可以容纳两百人生存的基地。这个基地将以核聚变为动力来源,以无土栽培车间为食物来源,涵盖生活区、办公区、工业区等不同的区域。到时候,人们就可以用从地球带来的那些工业设备,譬如简单的选矿炼矿设备,金属加工设备等,尝试着慢慢一步一步的推进工业化了。
甚至,如果有缺少的设备,人们还可以依靠3d打印机直接将其打印出来。反正火种号飞船数据库之中记载有人类文明历史之中所有设备的图纸,小到一把铁锹,大到核聚变反应炉,都有。
在建设完最为紧迫的无土栽培车间之后,赵长星下一个要建造的,是维生区。维生区之中包含有核聚变反应炉、水循环与净化系统、空气循环与净化系统、温控系统等等所有维持生存必须的系统。它将为后续的所有建造任务,以及此刻的无土栽培车间提供电力、氧气、水源、保暖支撑。
按照原计划来说,维生区才是首先要建造的区域,毕竟没有它,无土栽培车间也无法进行生产。不过赵长星计算着,在无土栽培车间调试的过程之中,抽出一点时间来进行维生区的建造就行了。只要它可以为无土栽培车间提供支撑就好,其余的区域就延后吧。
这并不需要维生区建造的太过完善,用不了多长时间。更何况,初期时候,猎鹰号飞船也可以直接为无土栽培区提供动力支撑。
回想了一下整个基地的规划图纸,在小希的协助之下,赵长星在距离无土栽培车间约50米,偏西方的方向确定了建造地点。
仍旧是采用支撑柱支撑的离地建造方案。先用电加热设备清除这一片区域的托林、固态气体、干冰等东西,令其地表暴露出来,然后上电动打孔设备将支撑柱打进去,固定,再铺设地板,这一套流程,赵长星已经很熟练了。
在打第十三根支撑柱的时候,他结束了今天的工作。此刻距离无土栽培车间加压充气已经过去了十三个小时,但时间还不够。这个测试必须要持续三天时间才行。
这段时间里,猎鹰号飞船要一直停留在这里,为无土栽培车间的电加热设备提供能源。赵长星只能沟通小希,采取遥控手段,将另一艘备用的登陆飞船——猎鹰二号飞船降落了下来,搭载着自己离开了这里。
回归火种号飞船,先将第二天需要的建材搬运到猎鹰二号飞船之中,他才来得及休息一会。此刻两个反应釜各自已经停止了作业,一共约有500克淀粉被生产了出来。
这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