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接下来,就请薛刺史上来,汇报一下西南道新的土地条例自实行以来的情况罢。”
薛寻立刻收拾了一下情绪,应了一声,站起来走到了厅堂的正中间。
他直到昨天晚上还在修改他的这篇文章,终于在月亮快要挂到中天的时候,得到了陛下的认可。
薛寻只觉得,写这篇文章,比他当年考科举还要累人。
薛寻在大兴本来就有着不小的名气,别更说,他当年十六岁以绝对的优势考上科举,一度被大兴的士人疯狂追捧。
所以,别的不说,薛寻站在这里,本身就是一个活的金字招牌。
普通的百姓可能还没什么,但在座的好些士人已是兴奋得脸都微微憋红了。
谷蕵
听着薛寻逻辑清晰、文采斐然但又简洁易懂的讲述,他们虽然讶异于薛寻风格的变换,但更让他们震惊的是,他竟然能在把内容写得浅显易懂的同时,还不失文采,每个字都仿佛精雕细琢一般,没文化的人可能只是听个表层意思,稍微读过书的人,却又忍不住深思。
时颜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在场众人的表情,满意地扬了扬嘴角。
突然,坐在她身旁的男人微微往她那边靠了靠,低低笑着道:“薛刺史这篇文章写得真真不错,听说他为了磨出这篇文章,差点被你逼疯了。”
时颜瞥了他一眼,眼中悄然流转过一抹得色,道:“若他那么容易被我逼疯,他就不是薛寻了,你别看他天天在我面前抱怨,其实他可乐在其中了。”
钻研学问、推敲文字大抵是每个读书人的爱好,以前的薛寻时常让她和他一起探讨学问,吟诗作赋,都被她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她是个实用派,只要写出来的文字能达到她的目的就行,才不管那些文字有没有文采,是否能打动人心。
让她为某句诗中的某个地方到底用哪个字推敲上几天几夜,更是不可能的事。
因为这点,余寻归和薛寻常常一脸恨铁不成钢地看她,薛寻有一次甚至忍不住气呼呼地道:“陛下,你这样,当真一点风雅情趣都没有!”
这一回,若不是要收服那些士人的心,她才不会陪着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把她过去拒绝他的份一次性补上了!
说着,时颜撇了撇嘴,道:“我先前就觉得,大兴的士人太过注重文章辞藻的华丽繁复,一个简单的意思,往往要用大段大段的文字来描述,不但冗长,而且让人难以理解。”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细雨鱼儿出 作品《都督今天追到夫人了吗》第224章 得回属于她的一切(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