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爱卿有何高见?”。
几位大人对视一眼,有人诧异道:“陛下,这还用得着商议吗?”。
话说得不太客气,好在老赵也被怼习惯了,倒是没怎么在意。
这事确实用不着商议,直接通过就好。
两本奏折两件事,都是来自密州。
第一件,木子申请在胶西县板桥镇设市舶司,一文钱不用朝廷花,就派个官去收税就行了。
第二件,木子准备联合商贾整修密州到徐州的官道,同样一文钱不用朝廷花,连官都不用派,给个由头就行。
各部门领导都在,每人点个头,老赵盖个章,马上发回密州,事儿就这么定了。
定了归定了,可众人依旧没搞懂怎么回事。
有人感叹道:“板桥镇市舶司这事儿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木大人果然妙手生财啊”。
南货北运漕运拥堵,陆路慢且靡费良多,海船至板桥镇上岸,十分便利。木大人说打算联合密州商贾修建码头,朝廷啥事儿不用干坐地收钱,白得了市舶司这棵摇钱树。
有人疑惑道:“只是不知道木大人要如何让利给商贾,这朝廷抽税自有定数,总不能把税钱给他们吧”。
有相公笑道:“哪有那般道理,朝廷收税乃是国帑,木大人奏折里没提,想来是有别的办法的”。
“板桥镇下官知道,并不是富庶之地,要在海边修一座码头可不是三两千贯钱能够的,如此大的投入,收益从哪来?”。
这里有个事儿要跟同学们说一说,大宋不抑商贾,也不鄙视商贾,事实上大宋财政近半是靠商税支撑的,所以诸位大人并不讳言商事。
众人七嘴八舌的研究这事儿,到底也没弄明白木子要给商户什么回报,换取他们对码头的投资。
最后还是老相公一锤定音,“让张庆去做这个市舶司主使吧”。
众人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齐声说“妙!”。
张庆什么人?张老相公的儿子,这父子俩秉性都差不多,没什么急智,也没什么魄力,但办事勤勉一丝不苟,是公认的实诚人,最适合干这个差事了。
还有一个大优势,张庆和木子熟啊,你要换个死心眼儿的生面孔,难保哪天惹的木子翻脸被弄死,张庆可是原西路军的大帅,跟木子有香火情,怎么着也要给他点面子的。
一个新的市舶司从无到有,刚开始的时候进出的货船少,收的税当然也不会太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