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顺手点开下一篇日志——
【#00002实验日志】
根据第一次实验情况,对1号原型进行以下数据调整:
服从上调至100%
力量模块功率降低至25%
外型认知管控程序仍在设计,暂时撤去实验室所有镜子及反光物品,继续测试1号原型的机体协调性。
实验结果:进行预设动作时十分精准,但在处理随机动作时存在误差,误差比45%,进行手指等精度要求较高的动作时,传感器自我调节能力变缓,影响动作完成速度。
分析:
机体协调性仍存在“机器人”式的生硬,初步分析为两方面原因:1、机体自身的限制2、主程序数值不匹配
结论:
需调整主程序中机体协调比率
需加快传感器传输速度
需调高1号原型自我协调能力值
需对机体进行升级,现用材料无法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一字一句读完,教授仍然毫无头绪。他滑动鼠标,点开了最后一篇日志——
【#05613实验日志】
根据#05612实验情况,对1号原型进行以下数据调整:
逻辑思维能力上调至65%,
灵敏度上调至62%
情绪识别能力上调至70%
观察力上调至56%
共情能力上调至62%
机体升级:
新增能量转换系统,解除主程序“不可进食”管控
测试1:逻辑思维能力
结论:良好
1号原型在左腿断电,仅可使用右腿的情况下,寻找并利用工具进行转移。
可在此基础上微幅增加,继续观察。
测试2:机体协调性
结论:良好
获得工具后,1号原型结合环境,通过自我调整,自主修改了主程序协调性。但机体自身的协调性仍存在缺陷,相关部门需根据反馈数据再做磨合。
测试3:食物接受度
结论:优秀
利用下午茶测试,1号原型对食物的接受度很高,进食与常人无异。关机后检测,能量转换系统运行正常,点心与咖啡转换完全,能量仓占用率在合理范围,废弃物压缩正常,清理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