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回来,连郑芝轩的外书房也一并给安置妥帖了。
范氏就在一边冷眼看着,她和这位小儿子媳妇相处的时日并不多,也不知道彼此是否相合,虽然在京城时小儿媳每年各节的节礼都很用心,儿子家信里也是赞扬她的多,但作为婆婆,还得亲眼看了才能下结论。
就这半日,林闻铺排安顿倒也有条不紊,看到房舍狭小也没露出过不满,带的行李也都是实用之物,并未华而不实。
嬷嬷对范氏道,“不看别的,就看那段姨娘,白胖水灵,言语行动间也没有畏缩,就知道少夫人平时待下宽厚。”
范氏道,“这是她聪明的地方,只是轩儿膝下还是太空了些,才一儿一女!”
嬷嬷笑道,“少夫人生敏姐儿坏了身子,也替轩哥儿纳了妾,生了耀哥儿,三房香火是有了的,且耀哥儿实在出众,小小年纪已经过了童生,听轩哥儿讲,若不是老爷来了这里,耀哥儿今年也要院试,郑家读书出息的人是不少,像耀哥儿这样的也不多啊,就是看在耀哥儿份上,那少夫人就是有功劳的。”
范氏沉默了一会儿,“我也是看在这份上才没给轩哥儿塞人呢!”
嬷嬷又笑道,“轩哥儿太太还不知道,若他有心,多少人都抬回来了,你这做婆婆的又瞎操什么心,如今老爷又来了这里,现如今多少事呢,你就忙着给轩哥儿抬人,到底外头看了也不好。”
范氏叹了一声,“你说的也是,老三也有他自己的想法,我也就不管这闲事了。”
嬷嬷看范氏歇了,自己出来松泛一下,叮嘱小丫头看好了,捏了捏袖子里的荷包,走一边僻静处打开一看,居然是一锭金子!
掂掂分量,也得三四两呢,三少夫人出手豪阔啊!
嬷嬷当然不是眼皮子浅,但这份礼也送的够重的,足以说明三少夫人眼明心亮。
范氏又不是只有郑芝轩一个儿子,她的大儿媳二儿媳也都是名门嫡女,且给郑家生儿育女都不少,郑芝轩看着是孩子不多,比起旁人家一个没有的那也好多了。
就嬷嬷的想法,大户人家想到是子孙繁茂,可是这些子孙也都要吃喝穿戴,时下长房嫡出能得一大部分家产,余下的便是嫡子也分不到多少,那家里孩子是多了,进项却不多,这日子怎么过?
郑芝轩还是好的,有举人功名,人也灵活,这几年管着庶务,手里肯定攒了一些家当,可这和家里将来留给大哥的产业一比,那就算个小指头了。
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