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回家帮着小玉打理家务,自己带着杨威赶着马车出了西城门,往城外走去。
杨威坐在车椽子上,看着沿途的风景,晃荡着双腿。
李虞看到城外有的田地荒着无人耕种,也有农人在忙着收割稻谷,李虞下了马车,走到稻田边,见稻穗比西山村看到的稻穗还要短,每一穗稻子的瘪籽也多。
李虞心道:这收成,一亩田收割完恐怕只有两石多粮食,是自己的田地还好,要是佃来种的,恐怕要饿肚子了。
收割稻谷的农户见一个贵气十足的妇人,带着个八九岁小厮模样的孩子,赶着马车停在路边,看着自家的稻田,老头子对媳妇道:“冬子媳妇,去看看。”
妇人点点头,拿着镰刀走上了田坎,走到距离李虞五六步远的地方,局促不安的问道:“这位夫人,我家的稻子有什么问题吗?”
李虞看着妇人晒得黑红的脸庞,微笑着道:“打扰大嫂干活了,稻子没有问题,我就是随便看看,冒昧的问一下,您家有几亩田地啊?是自己家的还是佃来种的啊?交多少赋税,能吃饱吗?”
妇人看着李虞的笑容呆了一下,红着脸道:“小妇人家有五亩田,三亩地,都是自己家的,交了贡粮后,连肚子都填不饱。”
李虞看着妇人,安慰道:“那您今年不用再担心会饿肚子了,朝廷从今年起,免除青川县农人五年的赋税,照您家的产量,加点粗粮应该够吃了,过些日子衙门会有人来通知你们的。”
妇人听后眼前一亮,“免除五年的税赋,夫人您怎么知道的,”
妇人忽然想到山匪马上就要来取粮了,自家得上交六成的粮食,粮食给了山匪,全家人又要饿肚子了,不给;一家人的性命都保不住。
妇人黯然道:“夫人,没用的,您不知道青川的情形,夫人您慢走,我割谷子去了。”
李虞见妇人红着眼,急匆匆的回田间忙碌起来,叹了口气,上了马车朝前面走去,又问了几户收割的农人,都和妇人一样的说词。
李虞愤怒的想着:看来山匪面对百姓时,还真是有恃无恐啊!到底是谁在给他们撑腰?把山匪养得如此肆无忌惮的为非作歹。
杨威仰着头,看着李虞气闷的样子,跑去田间捡了一把稻草,编了一个草笼子递给李虞,道:“夫人,您看我编的蛐蛐笼子。”
李虞看着杨威的笑脸,接过蛐蛐笼,“编的不错,想不到阿威手还挺巧的。”
杨威小大人似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