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九,已经在三韩之地站住脚跟,百济更是成为帝国臂助,将于隋军一同对抗高句丽。杨广拿到此信,连看了三遍,宇文述,独孤整等爱臣,更是传阅此信。
高元不臣之心越来越昭然若揭,更与东突厥可汗暗通款曲,杨广心中已然恨极,实在是朝中诸事捆住了手脚,否则早就引兵东去了。现在司马九总算开始了他早就谋划好的战略部署,杨广又焉能不喜,可惜圣人只高兴得一会,群臣中就有人开始煞风景了。
“司马九乃帝国干城,牛刀小试就已见功,也是圣人知人识人,只是侍郎虽然勇武,却是杨素提拔的,现在杨素之案,又有了新的佐证,正要禀告圣人。”说话的是现在朝中最得用的宇文述。
原来杨素被杨广逼死,家中巨量财富却是毫无踪影,杨广大兴土木,还要对外用刀兵,本来一些希望寄托在了那批被密查出来,民间戏称杨公宝藏的财货上,他秘密调查杨素,却没想到宇文述今天当着群臣之前把事情说出。
杨广瞪了宇文述一眼,一旁的虞世基却又走了出来,他现在监管大理寺,职权很是重要“前商家通济行之掌柜邓崇之死,和杨素关系很大,邓崇结交外番,私卖盐铁,一大半所得,都被杨素揽入府中,却不知司马侍郎,是否也牵扯在内?”
杨广听他这么说,鼻子一下气的皱起来,裴寂却一直喜欢司马侍郎,从群臣中站出。
“司马九乃是帝国之臣,虽是杨家举荐,其实心中记挂的是朝廷,杨家之事,二皇子之事,侍郎出力很多,怎么会牵入商家的事情?再用杨素举荐诟病司马侍郎,正是寒了大臣的心啊?”裴寂此话出口,上官弘,宇文弼等人纷纷附和。
杨广想起国之重宝,儒家和法家的碎片,还是少年相助才能夺回,摆了摆手“司马九之事,再也休提,他有大功于国家,于朕。王义,你让人传旨,一定加意褒奖。”
看见圣人公然给司马九站台,宇文述的眼角闪过一丝寒光,星网头号杀手折戟百济,他的心中,实在气闷无比,而此事肯定和在百济的黄门侍郎脱不了关系,百济被司马九拿下,宇文一族谋划的辽西削弱杨广嫡系的大事,更是受到影响,想到此处,宇文述看了一眼虞世基。
“圣人,大理寺密查,杨素经手的盐铁,都是兵部开的勘和商引,此事关系重大,斛尚书一直托病不肯让我们传兵部司官问询,事情就僵在了那里。”
杨广听到斛斯政的名字,便在人群中寻找兵部尚书,看见他没来上朝,脸色一下阴沉下来“今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