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事情。
明日廷议,朝中某股势力,最有可能就是唐国公李渊一系,或会联合儒家法家大臣,利用薛道衡这个文人标榜作为大炮,表面攻击陛下的政务方略,实则对付杨素。
隋朝每月初一、十五廷议,在京六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
届时,薛道衡在百官面前发难,陛下定会生气,杨素或也处于不利的态势。
如此,廷议前夜这场酒宴,就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说法。
甚至,司马九作为杨素的人,又是将来直管营建洛阳的工部员外郎,出现在这样的场合,极有可能成为杨素心中的一根刺。
少年暗自叫苦,看来,他还是太天真了。
原本,他只想来展示下文彩,提前取走诗圣、诗仙之名,奈何却被卷入到一场政治风波中。
此时,薛道衡显然是真喝得有点多了,他说完,便发起了酒疯,惹得杨昭满脸不耐。
薛收见状,急忙拉着薛道衡辞退晋王,退席。
只是,薛道衡一路走,一路酒后胡言,大意便是赞扬司马九文彩出众,需争为人杰,要仗义执言,规劝陛下,劝诫杨素。
原本,晋王是来饮酒听曲,兴致颇高,可薛道衡这么一闹,他顿失兴致。
修建黄金通天塔一事,他若赞成,便是劳民伤财,若是不赞成,便会背负不孝之骂名。
当今陛下,有意将帝国中心东移,以更好治理帝国。
然而,关中乃是帝国龙兴之地,亦是朝中多数勋贵的根本所在,他们对于营建洛阳,颇有成见。
杨素虽也是关中人,但他南平陈朝、北定突厥、平定汉王叛乱,威震九州,并且,杨素基本上都赞成新帝杨广的政务。
是故,新帝杨广有意提拔杨家,以牵制、平衡朝中勋贵,这也正是杨家步步高升的重要原因。
杨昭清楚薛道衡的作风,说得出做得到,看来,明日廷议,便是关中勋贵的一次重大反击。
杨昭越想越来气,脸色也渐渐阴沉。
新帝杨广虽未赋予晋王杨昭过多权力,却还是让他管辖天下文士,这也正是杨昭与薛道衡等人保持交往的重要原因。
倘若,明日文士首领薛道衡当庭出言令陛下不悦,届时,陛下定会问责杨昭。
此时,司马九注意到了杨昭的神色变化,短暂梳理后,他忽然计上心来。
于是,他凑到杨昭身旁,耳语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