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需要半年到一年,甚至有些论文被同行审阅了5、6年还没审完。
其中的原因很简单。
审阅别人的论文,并不是那些数学权威们的本职工作。
而且能够进入同行审阅流程的论文研究的都是难度极高的数学问题,数学权威们自然需要花费时间把论文研究透彻,才好发表意见。
一个权威之所以能够成为权威,是因为他的观点往往正确。
而确保正确,往往需要花费更多时间。
詹姆斯教授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杂志社董事会已经传出风声,如果下一期的杂志还是比不过《数学新进展》的话,他总编的位置大概率不保。
“看来,只有动用自己多年积攒的人脉关系,对这篇论文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当面质询了!”
詹姆斯教授沉思许久,站起身,眼睛中迸发出精光。
当面质询就是由杂志社组织一大批数学权威和论文撰写者一起召开一场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由论文撰写者当面回答数学权威们在论文中发现的问题。
一旦数学权威们所有问题都得到解答,那么这篇论文毫无疑问就是完全正确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显而易见,它可以让论文快速通过审阅。
但是,几乎没有杂志社会这样做。
只因为,那些数学权威往往都是一些知名教授,研究工作和教学任务都很繁忙,要把他们聚集在一起确实很难。
还有就是这么大规模的研讨会,出场的也都是数学权威,背后的花费一定很大。
这两个缺点能也许能让普通杂志社,让普通编辑根本不敢产生当面质询的想法。
但是詹姆斯教授身为《美国数学会杂志》的总编,手握杂志社财政大权,区区几百万美元的经费自然不是问题。
而且,他当了二十多年的总编,在数学界很有几位“交情”颇深的好友。
以往都是那些好友通过他,在杂志上发表论文。
现在轮到他们归还这份人情了。
这个办法,可行!
詹姆斯教授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第一个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