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在白莲教的斡旋下,当杨虎和赵真赵哲投效的消息传到宁王府后。
宁王造反的心思活泛了不少。
难道真是祖上显灵,祝我成事?
朱拱栩和宁王的狗头军师也说这是宁王天命所归。
如今宁王府兵强马壮,起码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还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又有两股义军投效。
南昌城内民心所向,高达八成的百姓支持宁王府谋反。
其实支持率没那么高,回答支持宁王谋反会得到银钱的奖励,这种调研本身就不靠谱,就算给钱也只有六成的人支持,朱拱栩还多说了两成。
伪朝弘治离心离德,起事之后必定一呼百应,合该宁王一系崛起了啊。
于是宁王开始谋划起造反的方案。
定下了先取南京,和伪朝廷隔江对峙,先平定南方,再顺江北上一统天下的大方针。
这时候问题来了,南京是那么好取的吗?
据传南京城是沈万三出资督建的,坚不可破。
而且南京城作为陪都有重兵囤集,自己手头的兵马够用吗?
宁王正在斟酌自己谋反大计的时候,有消息传来。
魏国公给自己儿子请封的时候和朝廷闹出了矛盾。
现任的魏国公是徐达的五世孙徐俌,掌中军都督府事,守备南京。
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不太好,想要卸下肩上的担子,让自己的儿子徐奎璧接任南京守备。
朝廷以徐奎璧不堪重任为由拒绝了,让徐俌在任上坚持坚持。
这引来了徐俌的不满。
你想让我再干几年就直说呗,说我儿子不堪重任是几个意思。
我们徐家世代为你们老朱家镇守南京,朝廷还想换人咋的?
宁王趁机向魏国公抛去了橄榄枝。
大意是朝廷昏庸,我有自己单干的想法,徐家支不支持。
魏国公没明确地表示拒绝,态度暧昧。
宁王一看,这回妥了。
弘治倒行逆施,天怒人怨,连魏国公都看不下去了。
现在不造反都对不起先祖啊!